我们和你一起成长.doc我们和你一起成长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各种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遇到问题动辄就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有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会激化矛盾。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谈了一些具体的做法,通过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以及各方的努力,积极地去化解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关键词:学生成长;交流沟通;教师;家长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13-01 一、情景再现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让班主任王老师头疼:张小明总想打架闹事,只有班主任勉强能“镇”住他,其它课上简直无法无天;赵忠最近沉迷网络游戏,竟然趁中午午休时偷偷打开班内的多媒体上网;李莉倒是本份,课堂上老老实地坐着,专心致至地“走神”,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显然,与家长面谈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但动辄就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来的方法是否恰当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常见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的主体却有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方方面面,从中也折射出现时代的教育环境和文明程度。二、现象折射通过与家长、学生交流,与老师和专家访谈,普遍认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多数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波动大,存在较强逆反心理,独立个性正在形成,是由于各种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造成的。虽然与家长面谈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但动辄就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来的方法是否恰当呢?那么教师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处理呢?如何与家长沟通协作?采取何种方式解决?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校进行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从教师方面讲,大多数老师是讲师德、负责任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希望学生成长进步的,从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角度出发,从提醒家长关注学生异常行为的角度出发,希望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但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观察,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存在处理问题方式简单化,方法粗线条的问题。而对于家长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学有所成,顺利成长,但对于孩子教育的认识,却差别很大。每一位学生在家长眼里都是好孩子,有的家长容不得老师的任何指责,往往与教师产生面对面的争执,激化矛盾,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对学生讲,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正处于朦胧的状态,个性和情绪极易外在表露,极易做出冲动的事情,或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另外,该时期的学生,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强,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成熟,还不懂得如何处理好矛盾。另一方面,作为自己的衣食父母,家长仍然是他们心理上的最可靠依赖和最后防护,犯错后对父母是存有愧疚的,甚至害怕失去父母的理解和关心,这最终导致学生的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这也就是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叫家长到学校来的真正原因。三、解决途径 1、关注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学校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形成共识,针对每个学生建立学”。通过成长档案和成长日记,教师、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变化,学校实行“一生一策”教育模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一整套个性化教育方案和策略,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和合力。 2、加强对学生的咨询指导学校每一楼层设立一个“师生谈话室”,教师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时与之进行交流谈心,保持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同时,遇到问题与学生个别谈话,既保护了学生的自
我们和你一起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