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县宁利乡中学创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申报材料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构建体现创新活力、人文情怀和团队精神的校园文化,我校以创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为契机,把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人才培养目标,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中,做到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机构、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活动规范有序,健康开展,成效显著。一、学校基本情况我校位于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宁利坝子,距县城26公里。学校始建于1974年,前身为宁利完小附设初中班,1976年正式成立宁利乡中学。我校校园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03平方米,,我校现有9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422人,本乡13至15周岁适龄少年746人,已入学738人,﹪,在校学生中男生237人,女生185人,汉族学生116人,少数民族学生306人,其中特少民族学生15人。我校莘莘学子朝气蓬勃,团结向上,努力拼搏,蔚然成风。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34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职工8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24人,%,大专学历2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1中学一级教师7人,中学二级教师17人,中学三级教师1人,教师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师19人,%,41岁—46岁的教师6人,%。学校的职能部门设校长办公室、副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理化生信息技术科、政史地科、音体美科。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我们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通过学习,使全体师生认识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精神的具体体现。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工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尤为迫切,规范化建设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强化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我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校长陈清华任组长,副校长金仲勇、张卫荣任副组长,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中检查、督促、考评。为了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教育教学中去,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并向全校教师发出“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倡议,领导班子带头使用普通话,并接受教师监督;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口语练习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自觉努力与监督措施相结合。做到普通话不单是课堂语言,而且是校园语言,形成人人都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在日常教学检查项目中,对教师备课要求“条理清晰,绘图工整,文字规范”;对作业的批改要求“指出错误,评定等级,注明时间”;在对听课评价的项目中,特别列出对“语言清晰”、“讲普通话”、“板书工整有条理”、“使用的符号和绘图要准确”等评价项目;在教学公开课的评价反馈表中,也有关于“课堂语言,黑板
语言文字申报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