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规划方案07 年重庆市涪陵区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50万人口大城市、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区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工业化、建设大城市、全面奔小康”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工业优势突出的大城市”的战略定位,以构建“两基地、一枢纽、两中心”为目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引导投资方向,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制定重庆市涪陵区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规划。一、“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回顾“十五”时期,我区积极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西部大开发、三峡移民等重大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推进农林水利、城镇建设、工交能源、商贸流通、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五”时期,,是“九五”,%。,比“九五”%。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促进了全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经测算,“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年均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个百分点左右。(二)投资结构有所优化。“十五”期间,我区既抓住产业投资不放松,又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在投资总量增大的同时,投资结构有所优化。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增长46%;,增长27%;,%。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九五”末的1︰︰︰︰。非国有投资比重大幅提高。“十五”期间,,是“九五”,占投资总额的59%;,比“九五”%,%,比“九五”;外商投资完成3亿元,是“九五”。各种类型投资协调发展。基础设施投资显著加强,,比“九五”;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是“九五”;房地产业稳步增长,,比“九五”%。(三)资金筹措渠道渐趋多元化。“十五”期间,我区积极抓住各种机遇,主动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多管齐下筹集建设资金,,是“九五”,基本保证了建设资金的供给。一是积极策划项目,有效对接国家和市上国债投资重点,,是“九五”,%;二是积极引导信贷投入,促进银企合作,,是“九五”,%,;三是盘活资产存量,积极引导社会投资。,比“九五”,%;四是努力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四)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十五”时期,先后竣工、开工重点建设项目157个,,%。农林水利建设取得成效。天宝寺水利主体工程建成投用,龙潭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人畜饮水、以工代赈、病险水库整治、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等加快实施。完成40座病险水库整治及27条小流域治理,,,解决了13万人,1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库区周边绿化带等工程进展加快,防灾抗灾能力得到加强。“十五”期间,,%。产业发展后劲增强。太极集团3#提取车间及大输液生产线、烟厂制丝线改造、榨菜全自动出口生产线、化工公司磷铵工程、、金帝集团亚麻纺生产线等一批重点工业技改项目相继建成。招商引资成效喜人,新涪公司豆油一期、国通管业管材生产线、建峰柔性集装箱包装带生产线等一批重点引资项目竣工投用。“十五”期间,,是“九五”,%。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鹅颈关立交桥、迎宾大道、宏声大道、太极大道、移民迁建防护工程、滨江路等项目相继建成,李渡长江大桥、石板沟长江大桥、乌江二桥相继开工,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123公里,,路网结构明显改善。完成城市供水管网改造54公里,城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成投用,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72%和80%;青年广场、实验花园、体育场等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4%、。“十五”期间,,是“九五”。综合交通体系初具雏形。建成涪陵汽车客运中心,完成国道319线涪武路涪陵段改扩建,县际连接公路升级改建速度加快,乡镇公路硬化基本完成,农村公路启动建设,“两小时涪陵”目标基本实现,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935公里,比“九五”%。铁路建设从无到有,渝怀铁路建成通车,南涪铁路和渝利铁路前期工作抓紧开展。航道和港口体系建设加快,城区港口码头复建工程基本建成。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有所加强。涪五中、城四校迁建、中心血站等项目相继建成,涪陵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中心医院外科病房大楼、广播电视中心等加快建设;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即将竣工,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全面实施。“十五”时期,,是“九五”,%。(五)投资体制改革取得良好进展。“十五”期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全面启动投资体制改革并取得明显进展。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市政府出台的“一个意见、二个办法”(《关
重庆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规划方案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