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教学有感 古诗是语言艺术的典型.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教学有感古诗是语言艺术的典型,古诗的语言具有凝炼、和谐和富有音乐性的特点。教学古诗,通过朗读和背诵等训练,可以让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修养。对小学生而言,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与当今汉语差距较大,理解较难,因此,古诗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今天就《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为例,说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基本步骤。一、由字入文——感知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是由字入文,让学生感知诗文。1、了解字词含义,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诗句这样一个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因为孤立的字词是没有生命的。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应在学生整体感知诗文的基础上,在诗句中理解“香炉”“生”“紫烟”“三千尺”“挂”“川”等字词的含义。2、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了解字词的含义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整首诗联系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首诗描写了: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里,恍惚间从银河云端坠落。二、由文入画——理解1、沟通事物联系,诗人的感情、诗句的意境往往是由一连串有意思联系的事物表现出来的,而正是这些事物构成了古诗的艺术画面。这首诗给人的画面特别绚丽、壮观,而这种画面是由“日照”“香炉”“瀑布”这些上上下下、远近的景物构成的,它们为抒发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2、初步尝试欣赏,古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等同审美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挂”“生”“飞”“流”等这些串联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三、由画入境———想象诗歌的写作,跳跃性较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想象的空间,而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想象空间的途径,是由艺术画面的事物所构成的意思境界。1、加强朗读体会。诗歌的重要特征,是情感饱满。以为诗人曾说过,诗歌感情是“火山爆发出来的岩浆”,而感受诗歌的情感没,离不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中浮现出由一连串有意义联系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画面进入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2、整合画面内涵,阅读诗歌,不能独立地看待诗中的事物构成的画面,而应在理解这些画面内涵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整合。这样才能通过想象,透过艺术画面进入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香炉”“紫烟”“瀑布”“照”这些景物构成了绚丽的艺术画面,而“照”“生”“挂”等词将艺术画面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四、由境入意——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阅读的任务之一,而培养语感的前提是教会学生感悟。1、进行合理联想。这首诗应引导学生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联想到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古诗教学有感 古诗是语言艺术的典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