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关键词]带状疱疹;治疗[[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100-011、临床表现带状疱疹起病急,具有自限性,年幼年长都会发病,成人症状较重,四季皆能发病,春天和秋天发病比较多见。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常发生于胸腰部、臀部、四肢、额部和颖部。它主要影响脊神经,脑神经和脊髓后根神经节。本病好发于春秋季节,发病前往往有发烧、倦怠、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有的部位有皮肤灼烧感或有神经痛,经1-3天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泡。亦可无前驱症状,患部先出现红斑,继而成簇集性丘疹、丘疱疹、迅即成水泡,内容物透明澄清,互不融合,稍后由透明变混浊,最后干燥结痂,2-3周愈后可后遗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瘢痕,亦可因水泡破溃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紙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黏膜。有时伴有附近淋巴肿大疼痛,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于发疹前或伴有发疹出现,1一4周内局部痛觉非常敏感、有剧痛,疼痛沿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放射,其中病毒累及三叉神经疼痛最为剧烈,老年患者常在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是由于老年人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较困难,有的甚至可长达3年以上。2、 治疗措施原则: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抗病毒,缩短病程。3、 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口服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或穴位注射,营养受损的神经达到止痛作用,用钻胺制剂是不同于普通辅酶型B12:的另一种辅酶型B12,有很好的神经营养和修复作用,其修复机制是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及促进髓鞘生成。眼部带状疱疹:可用病毒性眼药水,为防止角膜黏膜可用阿托品扩瞳。免疫调节治疗:目前公认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研究提出多种细胞活性因子与伤害性感受器,神经性疼痛的发生或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为肝火炽盛,湿热内蕴所致,肝火炽盛者口服龙胆泻肝汤;脾虚湿困者口服参苓白术散;气滞血瘀者即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口服血府逐瘀汤。药线点灸:患者取适当体位暴露患部,用药线沿病灶边缘,疱疹行梅花形点灸,并寻找初发的2-3颗疱疹施灸,灸时点一次,火灸为一壮,在线头火星最旺时,迅速灸灼穴位,不要平按,要使线点圆头着穴,每日1次,病重2次,灸后局部有灼烧感或痒感,患者不能用手搓揉,以免溃破继发感染。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用梅花针叩刺色素及疼痛部位至充血或渗血,在叩刺部位采用消毒玻璃罐以便观察灌内情况,内闪火法拔罐,时间1—3分钟,观察局部吸出3-5ml瘀血,即可用无菌药棉擦局部,之后用活血逐瘀酒精消毒以防感染。心理治疗:对于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过程中,更显得十分重要,因多数患者在某一段时间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自杀倾向或念头,必须高度重视。如果没有进行富有成效的心理治疗,临床上要注意控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非常困难的。患区后遗症状及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由于受累神经已经受到病毒的严重损害,在受到累及的神经支配区,除了疼痛之外的症状如紧束感、痒、感觉异常、蚁行感、麻木感或不定时抽动及
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