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司机十年驾车经验据统计,99%的交通事故源于违章,在秦岭高速上,看到一条标语:每一条交通规则,都是用血写成的。现实生活中,违章又无处不在,为什么呢?原因一、侥幸心理,平时不系安全带,偶尔酒后驾驶,平时闯闯红灯,晚上出来飚飚车,从来没出过事故,安全意识越来越淡薄,总感觉车技好无所谓,其实,靠侥幸是不可能幸运一辈子的,据统计:驾龄5-6年属于事故高发期。原因二、环境因素,我在都江堰生活过3个月,在那里,闯红灯属于普遍现象,后来我去西宁,发现没有闯红灯的,感觉特别不适应。原因三、不懂规则,我媳妇拿驾照比我早,而实际上,她对交通规则了解甚少,例如,经过隧道时不开灯、夜间会车时不变光……她没有违章的本意,却已经违章了,给自己埋下了安全隐患。2011年,我想自驾旅行中国,对于自驾而言,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此之前,我属于本本族,没有实战经验,我特意请了个师傅,跟他学安全驾驶,他叫康康,15年驾龄,是大众的试车员。他没有教我特技驾驶,也没有教我应急处理,就送了我两句话:第一句:侥幸,是不可能幸运一辈子的。第二句:把交通规则研究透、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驶、养成安全驾驶的习惯。研究安全驾驶,不可能让我100%远离事故,但是至少可以把几率降低到最低,对于身边的亲戚朋友,我给出同样的建议:仔细研究交通规则,不要迷信车技,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安全系数最高。澳大利亚研究者新近发布调查报告,黑色汽车在白天与黑夜的事故率均高居榜首。在白天,黑色汽车比白色汽车事故率高12%,在黎明前和黄昏后则高47%。特别是傍晚的时候,远处跑来一辆黑色轿车,总感觉像穿了隐形衣,我还是比较喜欢白色车,总是很显眼。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白色汽车油耗低,原因是车身反射能量,节约空调油耗,不过这个说法未得到权威证实。当时,我买白色捷达,除了安全因素考虑外,还有一个原因:白色车便宜。,必须扎,无论前排还是后排。据统计:30%的事故伤亡,与不系安全带有关。我上车,第一件事先系安全带,不管谁坐我的车,我都提醒大家系上安全带,无论前排还是后排,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不会系安全带,如果带他们出门,我会先帮他们系上,我再上车。,可以提升行车安全系数。日间行车灯,是一组LED灯,不刺眼但很显眼,车辆发动时自动开启,在欧洲,所有新车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日间行车灯,可以让前方车辆第一时间感知到你,而且不刺眼,让人不反感,可以大大提升黑色车的安全系数。有人会问,如果白天开着大灯,是不是一样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开大灯刺眼,反而增加了危险系数,其实,任何车辆都可以安装日间行车灯,在淘宝上可以买来自己装,很简单,很方便,也很帅!,状态,让电脑进行故障检测,等故障灯熄灭时再点火,大约需要6-8秒我媳妇开车时,插上钥匙接着点火,每次我都提醒她,状态,等故障灯熄灭时再点火,她问我,咋这么复杂?我告诉她,ACC状态是行车电脑进行系统参数调整,如果每次都是直接点火,久而久之,会使行车电脑参数紊乱,车子爬坡无力、积碳严重、油耗变大,即便发动机大修,也很难排除故障。我有个习惯,很喜欢研究说明书,新车买来后,我挨着说明书把车子研究了一遍,在说明书里,对于点火步骤有明确说明,状态停留6秒。平时上车时,我先把钥匙插上,状态,然后系安全带,等安全带系好时,故障灯已经熄灭,摸一下档位,踩离合,点火,这些都是在驾校里学的,这些习惯我一直保持到今天。,有10%的交通事故与后视镜盲区有关!左右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车身占镜子1/4。车内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能看到自己的右耳。有几点说明:(1)调整后视镜时,要选择水平路。(2)调整驾驶座位时,要重新调整后视镜。(3)后视镜是有视觉盲区的,不要迷信后视镜。开车时,要做到“前怕狼后怕虎”,即要观察前面车辆行驶情况,又要掌3握身后车流信息,提早做出预警判断。我媳妇开车有个特点,只看前,不看后,她的观点是:我开的好好的,谁爱超就超,为什么要看后视镜?我开车时,喜欢用右眼扫描车内后视镜,全程对后面车辆信息掌握的一清二楚,是该让还是闪,我都会提前做出判断的,有次,从临沂机场接人回家,走京沪高速,前面发生了事故,堵车了,我很远就提前刹车了,停下车后,我在后视镜里看到有辆大货车猛闪灯,我意识到他可能刹不住车了,我急忙挂上档钻到了应急车道里,大货车拖着长长的刹车线停到了我原来的位置,多亏我逃跑了,否则就被挤成了相片。我也闯过红灯,有时候抢绿灯,后面也有车跟着抢,当我到达路口时,已经成红灯了,如果我紧急刹车,肯定被追尾,我只好选择闯红灯,我认为绝大多数追尾都是可以预防的,前提是学会观察后视镜,学会分析后面车辆的行车意图。后视镜的盲区在什么位置呢?我仔细观察过,对方车辆的前轮与我们车辆的后轮相平时,
老司机十年驾车经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