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治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提纲?肠道病毒?病因与流行病学?防治原则?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各类标准肠道感染病毒粪——口途径感染包括肠道病毒——常见胃肠道以外疾病其它轮状病毒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胃肠症状为主肠道病毒肠道病毒——在肠道内增殖,但很少引起肠道疾病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鼻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1-3型)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1-34型)新型肠道病毒68、69、70、71型(72型=甲肝病毒)A组(1-24型)B组(1-6型)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Cox病毒:A 16/4/5/9/10,B 2/5/13?ECHO病毒:11?新型肠道病毒:EV71CoxA组不引起细胞病变,症状轻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对乙醚、脱氧胆酸盐、去污剂、弱酸、70%酒精、5%甲酚皂抵抗?紫外线、干燥、氧化剂(1%高锰酸钾、1%双氧水、含氯消毒剂)、甲醛、碘酒敏感?50℃灭活、4℃存活1年,-20℃长期保存?EV71无类脂膜,抵抗性强,但高温、紫外线、氧化剂敏感手足口病?丙类传染病--?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臀等部位的皮疹,口腔溃疡?最常见为CoxA16及EV71型?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病毒致病机制?呼吸道/消化道局部粘膜,上皮/淋巴组织增殖,第一次血循环?网状内皮系统增殖,第二次病毒血症?器官累及?神经系统:血管内皮损害、组织炎症、梗死组织(脊髓索、脑干、间脑、大脑、小脑)血管炎和细胞损害EV71致病机制?二次病毒血症?靶器官:脑膜、脊髓、皮肤等?具嗜神经性?相同血清型毒株表现可能不同:皮肤、口腔、神经流行概况?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1957年加拿大首次报告,新西兰Seddon于1957年最早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A16,同时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明确CoxA16为本病病原;?1959年提出HFMD命名。
手足口病诊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