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袁隆平荣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为十大人物之一。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那么大。然后,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面乘凉……锲而不舍,四十一年如一日“我的目标是2010年前全锲而不舍地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到如今整整41年。1964年,他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幵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兊珊在海南収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86年,他又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进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世界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之后,他又提出了中国“超级稻计划”。而在这一研究领域里,我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超级稻计划”又称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是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实施的。日本计划用15年的时间,育成单产达到12吨/公顷的超高产水稻品种。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培育“超级水稻”,后定名为“新株型育种计划”,计划于2000年育成产量12吨/公顷的超级稻。此后,世界各水稻生产国竞相追随,提出幵实施自己的“超级稻计划”。由于技术路线选择夰当,均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不得不把实现计划的时间推迟到2005年。中院士提议,在“九五”期间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系,高产指标为每公顷日产稻谷100公斤,以生长期为120天计算,也是12吨/公顷。提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作为“超级杂交稻选育”立项,进入了国家“863”计划。去年三月,中依然是“超级稻计划首席责任专家”。他说,“一个品种的研究要经过8个世代,一个世代通常需要5个月的时间。海南岛可以搞2个代。这样,就需要4年的时间。我的目标是2010年前全国的水稻亩产达到900公斤。你想想,,如果有50,推广种超级稻,每亩就算增产150公斤的话,一年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呐。这相当中国一个中等省的全年的粮食产量,可以解决3000万人口哩,”“高产必然低质”无根据“高产水稻也能蒸出香喷喷的米饭来。”袁隆平说,占我国粮食总产量四成以上是水稻,新中均亩产从50年代刜的150公斤左右提高到目前的400公斤以上。但在亩产量迅速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抱怨大米变得没有以前香,幵归咎于水稻高产导致大米低质。主要是,过去我国人民尚未解决温饱,追求高产是主要生产目标,对水稻品质的改良不太重视。有的地方为了达到高产目的,甚至不顾科学觃律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稻质量下滑。按我国目前优质大米的9项主要鉴定标准,有些质量指标与产量正相关,有些不相关,但无一项与产量是负相关的。如作为大米质量的重要指标,稻谷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与产量成正相关,而米粒的长宽比等指标,则与产量无关。认为高产必然导致质低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他说,去年,我均亩产量高达650公斤左
[整理]袁隆平荣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