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大峡谷各位游客,我的介绍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作用,因为庐山东林大峡谷的美只能通过朋友们的眼睛和思想去感受、去意会。首先我把庐山东林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和来历向大家作一个筒单介绍。庐山东林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唯一优秀生态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庐山构成部分,昌----九高速公路及105国道均贴景区西侧经过。距九江市区10公里。东林大峡谷景区由剪刀峡和卧云垄两大景段组成,上起牯岭街心公园,下止于105国道旁东林寺。全长近10公里,高差千米,植被率达95%以上,植物近3000种。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极高。主生态景段由于第四纪冰川的作用,小天池山和橄榄山夹峙,形成深邃的峡谷,形态呈弯曲状槽谷,两侧山仪重叠夹峙宛如剪刀。谷地由石英砂岩等构成,是罕见的第四纪冰川U型套谷。大U型谷底的小U型谷,峡谷约长2500米,宽250米,高程为300-1000米,峡内坡陡谷深,谷侧危崖耸叠,谷中溪水长流,这种地貌造就了庐山最大的瀑布群。谷内藤树虬生,绿荫如拱,泉瀑交替景致幽诡雄奇,深藏不露,,既深又陡,一段段曲折跳跌,几百个瀑潭递叠喷泻,终年不断,是庐山最大的瀑布群。东林大峡谷的水量为庐山众峡谷之最,是唯一的一年四季可赏瀑布的庐山景区;卧云垄景段为缓坡冰碛遗迹,泉流纵横,跌水处处,集中分布了释道儒古文化景观和遗址。景区主要景点有三叠飞瀑、水帘泉瀑布、剪刀峡瀑布、龙须泉瀑布、龙椅石瀑布、冰臼群、东晋慧远和尚祭龙宝潭----乌龙潭双瀑、天湖瀑布、陶渊明故里西庐隐居遗址、道教第三十六福地----周代匡真君养真洞天、白居易吟诗遗迹----卧云叠水、东林祖庙----龙泉精舍遗址、虎溪园、古僧墓塔群----天修塔院等。景区在原生态野趣基础上以文化为核心,具备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养生、冰川地质及植物研学、拓展,溯溪等高品位综合接待服务功能,两大景段各有一处接待中心,可提供食宿娱购等多种优质服务。两大中心餐厅都可容纳160人同时用餐。都市人自驾、自助或参加旅游团游东林大峡谷,在景区小住休闲已成时尚。从历史文化来看:庐山文化的最主要的特点是“道释儒同尊”。而东林大峡谷景区则恰恰突出了这一点。在中载着中国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虎溪在道藏中为天下第三十六福地。并且庐山山名的来历也与虎溪有关,庐山又名匡庐。相传,是因一个名叫匡续的道人在庐山东林大峡谷虎溪结庐修练成仙,而后人就将匡续结庐地称为匡庐。公元四世纪,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东林大峡谷下卧云垅虎溪旁的龙泉精舍联络高贤十八,名士123人,种莲结社,创立佛教“净土宗”派系,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引领了当时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后在刺史桓伊的帮助下建造了天下闻名的东林寺。东林大峡谷景区的景点及道路的原形是1600年前东林寺开山鼻祖慧远和东林十八高贤共同开发和修筑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东大峡谷虎溪结“西庐”而居,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晋朝浔阳三隐之一的柴桑县令刘程之隐居在卧云垅。苏东坡在西林寺题诗西林壁,白居易香炉峰下筑草堂。从公元四世纪起剪刀峡寺庙、道观、草堂一度多达20几处。隐士秘修处有几十处,最大的一个古建筑群遗址占地面积竟有近百亩。一时文人墨客纷纷至沓来,兴盛之极。从自然景观来说,旅游专家评价:庐山东林大峡谷有庐山最大的瀑布群,看瀑布云最佳点,是最美丽的登山道,是最神秘的大峡谷。瀑布赋予庐山以雄奇秀丽的姿色,让人心旷神怡。前人有谓:“泰山青松,华山摩岭,黄山奇峰,匡庐云、瀑,并称山川绝胜。”充沛的降水,良好的植被和断块的地势是形成庐山瀑布的基本条件。其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大、形态美、气势雄,在全国众多名山瀑布中久享盛名,观赏瀑布是游览庐山的主要内容。庐山瀑布以落差大而奇伟,因地形复杂而多姿多态。旅游专家实地考察后认证,庐山最大的瀑布群在庐山东林大峡谷内。从天下第三十六福地虎溪开始,直达山顶牯牛岭,小天池山和橄榄山夹峙,形成深邃的峡谷,谷侧危崖耸叠,谷中溪水长流。谷底宽阔处有上百米形成盆地,狭窄处只有几米,落差几十米,人兽无法通行。峰谷内的山泉水从峡谷两边流向谷底形成一道道形态各异的瀑布。沿着山谷的山径、石道可一路饱赏瀑布、潭水风光和丰富的植物,景区主要的瀑布有九个,又称为十里龙涧九龙瀑。用一付对联来概括景区的文化内涵和自然风貌:“释道儒三教三源流共聚一福地释道儒三教三源流共聚一福地释道儒三教三源流共聚一福地释道儒三教三源流共聚一福地云水石一处一绝胜皆比三神山云水石一处一绝胜皆比三神山云水石一处一绝胜皆比三神山云水石一处一绝胜皆比三神山”现在到了天下第三十六福地的核心,洞天福地洞天福地洞天福地洞天福地福地内有匡续修炼地洞天、匡续祠,有续仙池、山羊成仙处、卧云潭、飞升台、洞天。洞天是座落在虎溪旁的一个石山洞,匡
东林大峡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