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平安城市监控系统技术方案个前言为充分发挥安全技术防范在各项公安业务中的作用,促进安全技术防范与公安业务工作的紧密融合,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简称“3111”试点工程)。按照公安部《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城市报警与监控建设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结合创建“平安15”活动,以积极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为目标,建设、整合社会报警与监控信息资源,建立有效的城市综合报警监控体系和机制,以全市社会面动态治安控制为重点,运用计算机网络、图像处理等现代技术,依法有组织地整体建设全市报警服务体系、社会治安监控体系和交通监控体系,努力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防范报警和监控,大幅提升治安防控体系和交通管理体系的科技含量,提高全市公安机关在动态、复杂环境下,驾驭、控制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依据构建现代城市治安防控体系的要求,对社会治安监控系统与传输网络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用一段时间实现对重点单位、重要目标、治安卡口、交通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各大商场超市、宾馆、住宅小区,车站、医院、学校、治安复杂场所等防范重点区域的监控。以市报警与监控中心为龙头、以县局和局属二级报警与监控中心为支撑,以公安派出所三级报警与监控中心为基础,以社会安全技术防范网、点为补充,形成全市范围内集群式超大型网络监控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综合利用的强大的城市报警与监控资源网络化管理。报警与监控系统以打击、预防违法犯罪为目的,通过在各级政府所地、治安复杂(案件多发)地段、重点单位、主要街道和社区、宗教场所、娱乐场所、重要路口、车站、卡口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报警与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使各级公安机关能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情况,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报警与监控系统作为公安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建设的力度、深度、广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XX60XX市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总体设计方案》,为开展全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打好基础,避免重复投资,达到“统筹规划、规范设计、分级组网、分步实施”的目的。个需求分析根据公安部“3111”工程“三区、三口”的建设意见和监控的部位要达到可以识别监控对象的面目特征和行为动态以及车牌号码识别的要求,我市前期规划建设个点的摄像头,基本能覆盖城区主要路段。社会治安报警与监控需求分析社会治安监控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监控点有效监控范围内的监控对象,要达到可以识别监控对象的面目特征和行为动态以及车牌号码识别的要求。一方面实时回传高清晰图像,满足全天候的社会面动态监控,并实现智能预警和主动防范;另一方面保证高质量的存储和回放(包括点播和组播),满足案件调查取证的需求。1)、对全市范围内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监控点实时视频图像进行动态观察;实现对全系统设备和用户进行统一管理、身份认证、权限分配、配置下发等功能;2)、对全市范范围内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监控点的监控视频流和存储视频流编码速率进行设定和编辑;对全市范范围内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监控点摄像机云台进行统一调度、控制、管理;3)、对全市范范围内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监控点视频图像进行存储计划的设定、编辑和统一2215;4)、对数据存储库的存储空间进行动态资源管理;5)、对全市范范围内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监控点视频图像进行授权调用管理;6)、对监控中心电视墙显示监控图像进行轮流切换,按序切换;7)、对数据存储库中的视频图像进行授权回放、点播管理;89)、结合GIS电子地图应用,直接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监控摄像机的实际地理位置,实现监控图像与GIS电子地图联动;10)、建设系列警员、车辆监控/调度和车辆防盗系统。其它警种与政府相关部门需求通过适当的方式与公安网联接,满足局领导和纪委、治安支队、刑侦支队、国保支队等办案单位对图像具有实时点播、控制、历史回放的使用需求和上级公安机关远程调阅图像或向政府其它相关部门提供图像数据。7系统整体构架需求系统构成系统的构成总体概括为:“一网一库”、两个子系统、三级中心、四个层次。1根据实际用量计算一网一库:1)、“一网”是指以交警监控网络为主框架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一张”报警与监控信息承载专网,服务于当前的城市社会治安报警与监控、交通管理系统和未来扩展的多种相关业务应用。米2)、“一库”是指在市局建设一个社会治安报警与监控、交通管理图像的集中数据存储库和管理平台,主要包括用户权限审核/管理/分配及数据/图象存储系统米2、两个子系统:)、社会治安报警与监控子系统2)、交通管理子系统;根据实际用量计算3、三级中心:1)、市局一级中心(1个)2)、分局(支队)二级监控中心
平安城市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