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山水库初步设计—-论文地质勘察.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该水库拦截漳河水库上游支流来水,,水库总库容167万m3,调洪库容22万m3,兴利库容127万m3,死库容18万m3,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143万m3;水库原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水位为155m;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正常蓄水位为154m,。高山水库交通位置示意图高山水库2高山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灌溉输水管等组成。水库保护下游掇刀石街办仙女村和漳河镇京河村的耕地3500亩,人口2000人。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度为175m,坝顶顶宽度6m。迎水面坡比为1:,背水面面坡比为1:。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净宽18m,,,。输水管位于大坝右侧,,混凝土无压管,,,为分级斜卧管,设平板铸铁闸门,手摇式螺杆启闭机启闭。按水利部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高山水库枢纽工程的规模为小(一)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246亩,养殖水面252亩。,在水库所在地公社组织劳力参加修建,水库1966年9月开工,1967年4月建成蓄水。大坝施工时勘测设计部门对大坝定线、放样、清基槽、施工导流、辅筑回填到碾压、护坡,作了一些规定,工程施工时土料上坝主要为肩挑手提人力托运,土料夯实为人工夯打,碾压方法为人工石磙夯实,无大型机械设备参于施工。3大坝清基时,对坝脚内的树根、草皮及地表浮土原则上清除干净,并进行了抽槽防渗处理,坝底抽槽宽约3m。主要大事记及险情:1)大坝于1964年11月动工,1965年5月竣工并开始蓄水,建成大坝现在高度。2)2000年,251省道进行施工改造,将整个水库大坝坝顶加宽硬化,作为251省道的一部分,公路从坝顶通过。3),并平台上修建了水渠作为水库灌溉输水渠,水渠下游坝坡全部采用浆砌块石护坡。4)大坝下游坝坡、坡脚发现有多处散浸,散浸面积合计约150m2,但无明流,渗流不断,局部集中渗水,坝脚局部已沼泽化。5),因修建坝顶公路时将泥质粉砂岩块、碎石石遗弃到坡面上,坡面上山体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6)大坝上游坝坡未采取护坡措施,土体裸露地表,浪蚀严重,发育多处浪坎,~。7)溢洪道底板混凝土多处破损,消力池无人清泥,,长满水草。8)输水管涵老化,启闭设施落后,管理不便且漏水,启闭设施锈蚀严重。:1)进一步研究区域地质、地震记录及相关工程资料,复核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复核场区地震动参数及地震基本烈度。2)复核场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进一步研究岩体风化特性、、完整性、透水性、稳定性及物理力学特性等。3)进一步收集、了解大坝施工时的土料场、石料场情况。4)复核大坝清基、基础处理情况,复核坝基渗漏原因,复核边界条件,提出处理措施。5)进一步研究坝体填料的物质组成、碾压密实性、透水性、天然状态等特征,复核坝体质量评价及险情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6)进一步研究溢洪道地质条件,复核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7)复核输水管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核其工程地质评价。8)落实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储量、质量、运距及开采、运输条件。本次勘察阶段除满足初步设计阶段设计任务书要求外,主要遵循以下规程规范:(1)“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2)“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DL/T5050-1996)(3)“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4)“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5)“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5(6)“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2007年11月间,受荆门市水利局高山水库管理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地勘工作。本次地质勘察工作主要采用地质测绘、线路地质调查、险情调查、工程地质钻探、现场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工作方法及手段,钻孔布置均布在各建筑物附近,以满足勘察及设计精度要求。本次勘探工作特别加强了现场原位测试工作,在坝体分段做注水试验,在基岩分段做压水

高山水库初步设计—-论文地质勘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麒麟才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