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利茨怪圈”据报道,目前大约有6500亿港元的热钱囤积香港伺机进入内地,来自美欧日的热钱规模大幅度增加,狂赌人民币升值,还伺机通过银行汇兑、贸易和投资等方式进入内地,最终到中国楼市和股市进行投机。又据美国财政部11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为8835亿美元,9月份当月我国增持151亿美元美国国债,这也是我国连续三个月增持美国国债,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仍然居全球首位。笔者认为,中国应避免再次陷入“斯蒂格利茨怪圈”。“斯蒂格利茨怪圈”是由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关于亚洲国家和美国之间资本流动的奇特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亚洲国家将本国企业的贸易盈余转变成官方外汇储备,并通过购买收益率很低的美国国债投资到美国资本市场;美国在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大规模接受这些“亚洲美元”,然后又以证券组合投资、对冲基金等形式,将这些亚洲美元投资在以亚洲为代表的高成长新兴市场获取高额回报。“斯蒂格利茨怪圈”反映了亚洲国家和美国资本投资收益不一样,对亚洲国家来说,这是一种外汇财富损失,外汇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最近随着美日重启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大量的“热钱”流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经济复苏快,人民币有升值趋势,也是“热钱”觊觎的对象,中国面临再次陷入“斯蒂格利茨怪圈”的困境。为了避免陷入“斯蒂格利茨怪圈”,从短期来看,对待“热钱”要堵疏并举。一是加强资本管制。防范“热钱”的第一道屏障是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理,首先把“热钱”挡在国门外,热钱将无法获得投机收益。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是防范“热钱”违规流入。二是用“池子圈钱”。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就监管入境热钱所作的“池子”比喻引发了市场热议。在国内,热钱流入,外汇占款会增加,同时为了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央行须发行央票、正回购或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进行冲销干预,把资金冻结在中央银行的池子中。央行通过总量调控,把过多的“水”引入自己的池子中,防止市场流动性过剩。从长期来看,要解决“斯蒂格利茨怪圈”,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一是调整引进外资的战略,更加注重引进外资给我们带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长期以来,中国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还作为考核当地领导的指标,导致国外一些低端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转移到国内,外资增加了,GDP上去了,但是环境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持续增长,银行体系“不差钱”,因此,现在引进外资要更加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要能够促进的上升。二是调整进出口战略。不应该盲目追求贸易顺差,中国进出口不仅仅是一个量的问题,更是一个结构问题,中国要积极调整我国的进出口战略,优化进出口产品的结构。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外需下降,中国应该适时转变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业升级,同时要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设备的进口,扩大能源和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提高外汇的使用途径和效率,有效地实现贸易收支的平衡。三是对资本流动的管理。控制我衡,有利于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和投资者的预期。目前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同时人民币有升值趋势,投机资本流入会增加,因此外汇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资本流动的变化,保持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四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的进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
“斯蒂格利茨怪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