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试用)为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根据农村土地整治相关政策要求,制定本指南。一、、严格监管、实现耕地总量增加、高产农田比重增加;坚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布局结构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并与村镇体系等规划做好衔接,主要安排在城镇郊区、中心村镇,以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土地供求矛盾尖锐的城镇化地区。示范项目要以县为单位相对集中安排,可以涵盖单个或多个行政村,集中连片,实现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涉及使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要严格执行增减挂钩的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控制在增减挂钩试点范围内,且增减挂钩指标不超过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相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开展专项调查,查清拟建区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等级,分析本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废弃地复垦潜力以及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及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了解当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治意愿。、政府重视、村级班子号召力强,整治类型有代表性、资源有潜力,外部相关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的村设置项目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乡(镇)为单位设置项目区。项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并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农村规划等相协调;—1—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2)项目实施应体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本要求,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3)项目建设应能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4)项目实施应符合当地群众意愿,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土地合法权益。、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开展项目区规划设计,确定项目范围、布局和整治时序,落实新增耕地、建设用地整治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和各类工程建设内容。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项目的由来和背景,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确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2)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划定项目分区,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落实新增耕地来源;(3)选定规划方案,确定建设内容,明晰工程分类,明确设计深度;(4)汇总工程量,估算项目投资,确定筹资计划;(5)分析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6)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结论。涉及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内容还应包括:(1)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民住宅建设、拆迁补偿安置等各类工程建设内容和时序;(2)周转指标规模及使用、归还计划;(3)土地权属调整、安置补偿方案;(4)各类资金支出范围和使用条件。,并对论证后的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听证,经所涉及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涉及农户搬迁的,要由乡镇人民政府与被搬迁农户签署同意搬迁意见。,省级国土、财政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