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经典案例精选旅游规划经典案例精选旅游规划经典案例精选旅游规划经典案例精选城市经营类文化包装类休闲度假类主题公园类一、城市经营类旅游规划一、城市经营类旅游规划案例1:桂林旅游的转型升级——关于两江四湖规划框架桂林旅游的转型升级——关于两江四湖规划框架一、机遇(1)中央重视2009年国发41号文件和42号文件都充分体现了对旅游的重视,国发[2009]41号文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42号文件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41号文件里有两个最大的亮点:一是对旅游做了非常高的定位,即把旅游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个定位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从业从没有过的定位;第二个亮点就是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概念,真正地提出了大旅游的概念,超越了我们原来的旅游景区、景点,借助旅游产业平台,把各个产业融合进来。(2)政府搬家。政府要搬家,创造了新机遇,谋划大桂林的大发展。政府搬家不在于腾出几栋房子,因为这几栋房子说到底也没有多大的面积,而在于使两江四湖的功能更加集中,使两江四湖的发展业态更加丰富。桂林旅游的转型升级——关于两江四湖规划框架1、大局观。在这个事件上,要形成一个新的大局观,我们原来关于旅游的定位是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现在从两江四湖这个项目来说,叫做融入大局、构造大局。1998年9月18日,中共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桂林市环城水系的构想,到2002年初步完工,这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投入了无数的心力,构造了一个好的产品。在这个过程当中,两江四湖就是桂林的大局。现在两江四湖搞完了,新的两江四湖的发展应该构造一个新的大局。2、保护。在这个时期,首先要强调保护,进入大建设时期,千万不能大破坏。现在全国都在拆了老的建新的,建了新的想老的,想了老的仿老的,赝品充斥全中国。桂林现在给人的也是这种感觉,虽然还能看到一些老东西,但是已经不多了。这样,就需要我们敬畏自然,珍视资源,善待文化,尊重前人。二、思路桂林旅游的转型升级——关于两江四湖规划框架3、旅游项目。旅游项目包括三类,首先是建设性项目,其次是活动性项目,第三是市场性项目。如果一个项目的开发不包括这三类项目,这个开发就很难得到真正的成功。很多开发商,包括很多地方官员,在建设方面大把花钱不心疼,但是搞一点活动,搞一点市场营销,就觉得这种钱是冤枉钱,实际上是大错特错。从多年的经验来看,在市场上下功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只在建设方面下功夫,就只会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4、体验。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两江四湖将来最重要的是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间并没有消失,固化在空间之中,通过我们体验的过程感受到时间并没有消逝。空间展示了时间的变动,体现在城市的方方面面。时空变幻,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继起的,在理念上是传承的,在文化上是提升的。尤其是坐船游览两江四湖的过程中,这种感觉很强烈。所以,进一步的发展,将来要构造出体验来,时时是场景,处处是舞台,人人是演员,个个是观众,这样这个地方才有吸引力。二、思路桂林旅游的转型升级——关于两江四湖规划框架二、思路5、五力。一是视觉震撼力,现在两江四湖的视觉震撼力已经形成了。二是历史穿透力,这方面现在还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三是文化吸引力。四是生活沁润力,游客到这里来的目的就应该是生活,这种沁润力应该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五是快乐激荡力,在这里生活应该很快乐,这种快乐有一种激荡的感觉。如果这五个力都能形成,这个地方就成功了。可是,往往我们最关注的是视觉震撼力,其它的力都不足。仅仅是好看还不够,还要好用、方便、舒适,只有这些东西都形成了,才会形成综合性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就是一流的感受。6、愿景。发展的愿景就是游在四湖,住在四湖,吃在四湖,玩在四湖,买在四湖,养在四湖,快乐到四湖,发财到四湖,发展到四湖。到这里应该什么都可以达到,游客的愿望都可以实现,这就是一个高端发展的格局。桂林旅游的转型升级——关于两江四湖规划框架三、过程1、三个阶段桂林旅游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0年代很有名的一句话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到了桂林住地下。主要反映了要素的短缺,连基本的接待设施都没有。第二阶段,90年代形成了美丽的风光,破烂的城市,反映的是环境的短缺。应该说两江四湖这个项目,把桂林的城市形象从各个方面改变了。第三阶段,现在构造了优雅的城市,但却是混乱的形象。现在桂林构造了一个优雅的感觉。当然对这个项目还有争议,但是并不重要。最根本的就是桂林现在的形象是什么?山水桂林、宜居桂林等说法很多,但是总体来说形象不足,反映的是文化的短缺。2、综合评价从桂林旅游的三个发展过程来看,现在是成熟的观光旅游,起步的复合发展。下一步就是两个轮子一起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对于桂林来说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课件ppt(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