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产品经理,你会不好说话?.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产品经理,你会不会好好说话?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能力,在工作当中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对于产品经理这样一个处于枢纽位置的岗位而言,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几乎所有的招聘网站,在对产品经理岗的JD(JobDescription,并非“某东”)中都会着重强调:“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沟通能力”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什么叫做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沟通能力。 1、结论先行当当当(敲黑板)划重点了同学们!送分题啊!这个是最容易做到的! 先说结论! 先说结论! 先说结论! 我相信部分同学在与领导沟通的过程中发生过这样的现象:你滔滔不绝的说了2分钟,还没有说到重点,领导后来忍无可忍,皱着眉头打断了你:“抱歉,打断一下,你到底想说什么?”在真实的场景中2分钟这个时间有可能被压缩到了10秒,因为领导很忙,并且领导只关注结果,没有精力关注过程和原因,没有耐性听你滔滔不绝、没有重点的铺垫。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在跟领导沟通的时候铺垫太长,并把结论放在了最后。比如有一个项目有延期风险,你却不先说延期这个结果,先说导致延期的原因:“某某项目占用了太多的研发资源;某某文件领导审批不及时;某某部门在项目中不作为……”听到这里,领导头可能已经大了,因为完全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如果换一种沟通方式,直截了当的跟领导说:“领导,某项目有延期风险。”这时领导可能会抛出两个问题: 这样以来,沟通就是有针对性的,沟通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下面这段话有可能部分同学阅读起来比较吃力,但是没关系,我保证这是全文唯一难懂的部分,没看明白也没关系,我会在后面加以解释,接下来全是通俗易懂大白话。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的理解讲话者表达的思想,听众会假定一同出现的语句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你不预先告诉听众这种逻辑关系,只是一句一句的表达你的思想,听众就会本能的从你的字里行间寻找共同点,提取出你语句中的关键词并进行排列组合,以便能够领会到你想表达的真实含义。但是由于受众群体的知识背景与理解能力跟你有可能千差万别,他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作出与你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听众因与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认为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之间是没有任何关联的。退一步说,即使受众真的能够完全理解你想表达的含义,你的这种结论后置的表达方式也增加了听众的理解难度,因为他们不得不自己找出你事前没有给出的逻辑关系。好了,理论部分结束,上案例:我一个好朋友小B在2016年12月份跟我说他要结婚了,结婚时间是2017年1月份,媳妇是他的大学同班同学小M。以这个案例作为结论先行的沟通实例,应该是这样的: 小B:我跟小M马上要结婚啦! 我:恭喜恭喜啊!什么时候举行婚礼? 小B:2017年1月份我:什么时候做的这个决定啊? 小B:我俩是大学同学,认识挺长时间了,互相比较了解,也比较认可对方,然后确立了恋爱关系,现在我俩工作都挺稳定,双方父母也都同意,今年12月份想领证,然后明年1月份就办婚礼。我:好嘞,记得给我请柬,我给你包红包。沟通结束。在这次沟通中,小B先说了结论“我要结婚了”,我在心中对这次沟通方向已经有了一个基本认知,接下来所有的沟通都是围绕着“结婚”这样一个核心进行下去的。小B之后陈述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自下而上的支撑着“结婚”这样一个结论,我在与小B的沟通过程中也随时会把小B所有的论述与“结婚”这件事做一个逻辑绑定,思路自然比较清晰,理解起来也比较轻松。那如果小B将结论放在最后呢,效果有可能是这样的。小B: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叫小M 我:昂小B:跟我关系挺好的我:昂小B:认识好多年,互相比较了解。我:昂小B:也都挺认可对方我:昂,所以你俩要义结金兰?结为义姓兄妹? 小B:你走开! 沟通结束。在这次沟通中,小B就把结论放在了最后,先陈述铺垫,我对于小B的铺垫有可能会有很多种理解,每一个元素都会有很多的方向很多的不确定性,自上而下的去理解的话,不一定就能想到两个人最后“结婚”了,导致沟通效率降低。在这个场景中元素相对比较单一,其实比较容易猜到两个人结婚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元素可能会比该案例复杂很多,进行理解的时候将更加复杂,更加困难。结论先行还是结论后置,将是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差别。 2、学会心理隔离人跟人沟通,70%沟通的是情绪。很多人误以为沟通只是言语上的交流,其实并不是,人都是情感型动物,情绪的重要性在沟通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很多人的预期。举个例子: 当一个吃货对另一个吃货说:“我们一起去吃啥啥”的时候,一种天然的默契就会像烟花一样在他们的头顶绽放,两双满含“口水”的眼睛闪闪发亮。对视只等另一个吃货兴奋地说道:“听起来就很好吃呢”时,默契瞬间达到顶点,然后两人手拉手出门,场面的感人程度堪比婚礼。在这

产品经理,你会不好说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413 KB
  • 时间2019-12-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