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基础ppt课件.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执业医师应试辅导课程中医基础理论1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注意: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2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细目二:辨证论治3例:中医对感冒的辨证论治 :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 治法: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中成药如风寒感冒冲剂等可以选用。还可用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证、症的基本概念(1)病,即疾病。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感冒、痢疾等,皆属疾病的概念。(2)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5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 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候的概念。 (3)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6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即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1)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同样是感冒,但是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可不一样,其理论依据是同病异治。(2)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9临床上崩漏,肌衄,胃下垂等病,辨证为气虚时,都可以采取补气的治疗方法其理论依据就是同病异治。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10

中医基础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776 KB
  • 时间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