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重点虚词“若”“何”的意义和用法及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2、积累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词,能够准确翻译文中重要句子。3、背诵并能准确默写重点段落。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及现实意义,积累写作素材。复习过程:一、链接高考☆那些年,高考考过的的名句:1、五亩之宅,,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014山东)2、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013天津)3、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2010浙江)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乐岁终身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2008四川卷)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2004辽宁☆那些年,高考中的相关考题:解释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彼恶知之(2006广东),何以异(2006山东)(2004山东)(2007湖南)(2005广东),反而求之,不得吾心(2005广东)(2010江西)二、实词考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试卷中的文言实词一般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复习的过程应该由面到点。1、若无罪而就死地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7、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19、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1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13、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三、一词多义(1)度①他人有心,予忖度之②度,然后知长短③王请度之④度我至军中⑤猿猱欲度愁攀援⑥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⑦高祖常有大度(2)明: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②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③是故明君制民之产④云销雨霁,彩彻区明。⑤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⑥火尚足以明也。⑦亦以明死生之大(3)易①何可废也?以羊易之②冯唐易老,李广难封③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⑤国虽小,不可易也(4)道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④道芷阳间行⑤遇泥泞,道不通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四、虚词(1)若: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②若无罪而就死地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⑤若是其甚与⑥其若是,孰能御之⑦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⑧若入前为寿(2)何①何由知吾可也?②则牛羊何择焉?③是诚何心哉?④何以异?⑤何以异于邹敌楚哉?⑥牛何之?⑦何可废也?⑧吾何爱一牛?⑨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⑩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⒒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五、句式根据下面的例句,总结宾语前置句有几种类型。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同位交流。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未之有也何由知吾可也何以异牛何之夫子之谓也然则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何陋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六、重点语句翻译考纲:
齐桓晋文之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