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食疗,是祖国医学主库中的瑰宝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医食同源。食物
也是药物,用之得当,可以治病。我们祖先在食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早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很重视饮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它指出: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
方》中说:“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清代医学家
王孟英指出:食疗“药极简易,性最和平,味不恶劣,易办易服”。
酒疗、茶疗同食疗一样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酒和茶叶在
医学上的重要作用,视茶为“万病之药”(《本草遗》),称酒为“万药之
长”(《前汉书·食货志》)。中国人民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证明,酒、茶是
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良方。酒、茶是最普遍的饮料,如能使广大读者熟谙
酒疗、茶疗的保健方法,兴酒、茶之利,去酒、茶之弊,让它更好地为人们
的健康服务,其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根据我国历史特点,深入挖掘和发扬古代食、酒、茶疗精华,应用
现代营养学理论,进一步完善食疗、酒疗、茶疗的综合性措施,使三者溶为
一体。食、酒、茶的优点是取材方便,无副作用或很少副作用,易为人们所
接受。有的食借药威,药借酒性,茶助药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食、酒、
茶往往为某些药物的载体,可使药物在体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食疗、酒疗、茶疗只是防治疾病中的方法之一,有一定的局限性,
更不可能包罗万象,有的只能当作辅助治疗,因此,对一些重症者,除了食、
酒、茶疗之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积极进行药物或其它治疗,以期达到相辅
相成的防治效果。
本书将全面总结和系统介绍我国古今运用食、酒、茶三法治疗各种疾病
以及用于强壮身体、健身防病的经验和方法,全书涉及临床各科近百种疾病,
收录食、酒、茶方近种,上至流传数千年的古方、名方,下至可供家用
配制的单方、验方,均以病为纲,对治疗各种疾病的食、酒、茶方分别进行
整理。因此,本书不仅适合临床各科医生运用、参考,同时也将是广大患者
及健康人群掌握三疗,进行自我治疗和保健的极好参考书。
本书按内、儿、外、皮肤、妇、五官科等六科分别编写,力求分类清晰,
查阅方便。所用剂量除注明者外,处方应用剂量一般是指成人用量。
本书在编撰中,我国著名预防医学专家王林教授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关
怀,并为之作序。当代中国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
此一并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年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序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黄承才副教授编著了《食酒茶巧治百病》一
书,要我为该书写个序言。应该说,这对我是一个过重的嘱托,难以胜任的
任务。
为了学习,也是为了写序,我在很短的时间里浏览了全书,感到这确实
是一本内容新颖、选题独到、取材有据、立论严谨的好书,其实用性、科学
性、可读性、普及性都很强;同时感到为该书写序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利用食疗、酒疗、茶疗三法治疗疾病、保健强身,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
产,也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祖国医学认为,“医食同源”,视茶为
“万病之药”,称酒为“百药之长”。食、酒、茶的医疗保健作用,亦为现
代医学研究所证实、发展。恰当地利用食、酒、茶方治疗某些疾病,健身防
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兴食、酒、茶之利,去食、酒、茶之弊;无疑是
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行为医学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
方面。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
变的今天,在“年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任务面前,在加强疾病三级预
防和强化自我保健意识的潮流中,这一点就更具特殊意义。
作者正是适应这种需要,深入挖掘和系统总结了食、酒、茶疗古方、名
方、单方、验方近种,治疗各系统疾病近百种;并试图应用现代医学、
营养学理论,进一步完善食疗、酒疗、茶疗的综合性措施,使三者有机结合,
并与有关药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其取材方便、应用简便、易于
接受、无毒副作用、效果确实等优点。这本书,对于医生、患者以及健康人
群,都值得一读。
该书的出版,确实可喜、可贺!
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王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总编辑
年月
食酒茶巧治百病
绪论
一、中国食疗发展简史
饮食疗法(简称“食疗”),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主之一。祖国医学
认为“医食同源,药食同用”。中医在防治疾病的长期实践中,对用饮食防
病治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素问》记载:“凡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形
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历代的医药学著作中,都有很多有
关食疗的论述,并有不少食疗专
【课外读物类】食酒茶巧治百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