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双酶双螯合肥料的研究应用.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双酶双螯合肥料在肥料发展中重大意义的研究李林王辉刘磊于兴成摘要:回顾中国化学肥料的生产、应用的发展历程,由于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营养成分的平衡变化,基于我国化肥产业的现状指出我国化肥产业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投入量低、化肥资源配置不合理、养分投入比例不平衡、新型高效肥料发展缓慢等一些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最后展望我国化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双酶双螯合肥料发展一、我国肥料生产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虽说地大物博,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耕地逐年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人口还将继续增长,预计在2050年左右将达到16亿的人口高峰。我整体不高部分地区仍存在盲目施肥现象,肥料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效益降低,污染生态环境,加速土壤质量衰退。直接影响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节本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施肥体系,开发新型高效肥料、提高肥料资源利用率,是中国农业科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施肥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化肥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虽然中国化肥产量每年已达5000万吨(纯养分)占世界化肥产量的30%,居世界第一位。化肥已占全部农业生产投入(种子、肥料、机械作业、排灌等)的50%以上,国家、农民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化肥未能物尽其用,在一些地区化肥的增产效果还出现下降趋势。化学肥料残留进入地下、溶于水进入空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化肥的当季利用率普遍较低,氮30%-50%,磷10%-20%,钾35%-50%。严重的资源浪费,不仅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出现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氧化亚氮排放量增加等问题。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成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双酶双螯合肥料的研发1、什么是双酶双螯合肥料双酶双螯合功能肥料,是在原料中添加多钛金属蛋白酶和生物辅酶,然后在氮磷钾三元素的基础上补充植物有机质,针对性添加硼、钼、锌、铜、镁、钙等中微量元素。利用腐植酸氨基酸的螯合特性,首先依托先进的活化技术,将腐植酸活化成可吸收因子提高腐植酸对中、微量元素的螯合能力,实现对中、微量元素的首次螯合,稳定氮、磷、钾的释放,提高氮磷钾的利用率20%以上;再利用氨基酸的包被技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二次螯合中微量元素,提高中、微量元素的螯合率和利用率,从而极大提高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用肥现状,节约肥料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2、双酶双螯合肥料的研发与生产状况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新型高效肥料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从目前已经面市的双酶尿素到双螯合复合肥料及生产推光已达一定程度的缓控释肥料,都标志着我国的化肥生产已经从传统的追求营养元素的含量发展到注重肥料的高效持久利用的阶段,从片面追求肥料对作物的增产增收效果到已开始重视在增产增收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和增产效果的双重考虑。因此更为高效环保的新型肥料的推出是大势所趋,是我国肥料发展的最终目标。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一批科研机构及多家企业的双酶双螯合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生产体系,其关键技术已达到或者处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过程中配

双酶双螯合肥料的研究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