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办法.doc“八停工”“八停工”及责任追究第七章附则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铁十一局兰渝铁路LYS-4标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安全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项目特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安全生产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长效管理机制。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管段内所有隧道、桥梁施工,各工区、架子队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在工程实施中各负其责。第四条安全目标:杜绝死亡事故、杜绝塌方事故、杜绝爆炸事故、杜绝爆破物品丢失事故、杜绝高空坠落事故。施工安全控制第五条各工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设计文件有关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挥部对工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在施工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目标,对不良地质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及防坍塌措施等,要提出指导意见。指挥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为副组长,工程部、安质部有关人员及工区经理、总工、副经理为成员的施工安全管理小组,全面负责中铁十一局兰渝铁路LYS-4标的安全管理工作。组长:陈仕猛副组长:杨斌胡杰锋贺先华成员:杨飞李全勇徐波蒋金远夏海青蒋金远郑青红李俊文易夏德胜何磊指挥部及各工区都要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保证安全投入。第六条本管段内三条隧道均为高风险隧道,指挥部及工区成立高风险隧道包保领导小组,明确分管包保领导和分管部门责任人,明确施工组织及安全措施,明确变更设计方案的审查规定和责任,明确日常定期检查的频次、内容,明确定期考核和工作报告的要求,并建立每座隧道动态管理档案。第七条指挥部每月组织针对工区及架子队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高风险隧道风险防范以及高风险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并要求工区组织对各工班的安全教育培训。第八条指挥部根据责任分工,建立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并建立专门的《安全检查记录簿》。指挥部领导每月不少于一次对全线隧道桥梁施工进行重点检查,并将检查和处理的情况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记录簿》。第九条安全检查的重点和处理措施1•安全检查重点:设计开挖方案的实施情况、光面爆破控制、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仰拱施工)跟进进度和施工质量、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施工用电、火工品管理、应急预案及演练、安全员履行职责情况、桥梁高空作业及临边防护等。对检查出的问题在现场填发整改通知单,做好检查记录写实,提出处理和整改要求,并制定专人负责追踪落实整改情况。第十条建立安全定期例会、分析、报告制度指挥部每月组织工区及架子队召开隧道安全分析例会,集中梳理解决隧道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安全分析记录簿》并做好记录。2•指挥部安质部每月对检查记录进行收集、核查、归档,梳理、分析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整改的情况,并在《安全分析记录簿》上做好记录。3•安质部按照兰渝公司及监理站要求,及时上报隧道、桥梁工程安全质量。第十一条定期通报制度指挥部每月对管内的隧道、桥梁工程安全情况进行通报,并下发安全工作的重点。第十二条责任考核制度指挥部每月进行安全质量考核检查评比。对隧道、桥梁工程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不良地质、高地应力等重(难)点隧道,指挥部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全控制措施,审查施组方案。第四章强化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第十四条超前地质预报是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有效手段,各工区必须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工序管理。第十五条各工区必须制定《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配齐配足专业人员,并严格执行。1•洞内超前预报主要通过地质分析法、TSP、地质雷达和超前钻孔等手段进行。2•根据不同隧道不同围岩级别的地质灾害风险分级情况,确定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方法和内容。3•专业地质人员要对掌子面岩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记录,并作出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地质工程师应对围岩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地质描述与超前预报成果采取日常检验批验收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的资料收集模式进行管理。地质工程师每天采集地质素描进行分析和汇总,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每周进行汇总。第十六条监控量测工作应坚持"真是、精度、定人、定时、分析、报告”的指导思想。工区必须将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制定详细的监控量测方案,指定专人负责监控量测。1•施工前必须根据隧
风险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