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规范指南;中医药疗法;中医标准化;水肿;肾水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CGN)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由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病程长,呈缓慢进展;尿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血尿;大多数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后期出现贫血、视网膜病变、固缩肾和尿毒症。本病可有多种病理类型,如系膜增殖性肾炎、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炎、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自动缓解期。国内有资料表明,在引起终末期肾衰的各种病因中,%,居于首位。本病属于中医学的“风水”、“肾风”、“水肿”范畴,亦可归属“虚劳”、“腰痛”等范畴。:在慢性肾炎的整个疾病过程中,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仅见于面部、眼睑等组织疏松部位,晨起比较明显,进而发展至足踝、下肢;重者全身水肿,并可有腹(胸)水。高血压:部分患者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高血压的程度差异较大,轻者仅140~160/95~100mmHg,重者达到或超过200/110mmHg。持续高血压容易导致心功能受损、加速肾功能恶化,其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高血压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头胀,头痛,眩晕,眼花,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尿异常改变:是慢性肾炎的基本标志。水肿期间尿量减少,无水肿者,尿量接近正常;常有夜尿及低比重尿,尿比重(禁水1~2h);至尿毒症期即可出现少尿(<400ml/d)或无尿(<100ml/d);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一般在1~3g/d,也可呈大量蛋白尿(>);蛋白尿多呈非选择性;尿沉渣可见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不同程度的血尿,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贫血:患者呈现中度以上贫血,表明肾单位损坏及肾功能损害已很严重,发展到终末期出现严重贫血。如果患者无明显营养不良,其贫血多属正细胞、正色素型。患者可有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唇甲色淡等症状体征。肾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r)降低。轻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当Ccr低于10ml/min,临床上可见少尿或者无尿,恶心呕吐,纳呆,乏力,嗜睡,皮肤瘙痒等症。,唇甲苍白,眼睑及颜面甚至双下肢浮肿,严重者可有胸水、腹水。:尿常规检查有尿蛋白,镜下血尿及(或)管型尿;尿比重降低,圆盘电泳为中分子型蛋白尿为主,红细胞形态为变(畸)形红细胞。血常规检查:轻度贫血常见,肾功能衰竭时出现较严重贫血。肾功能测定:肾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内生酐清除率下降,浓缩稀释功能异常。:双肾可缩小,双肾实质病变。肾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不明确时,可行肾活检确诊。,病情迁延,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步减退,后期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贫血及高血压等表现。,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
4-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