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煤工作面经济技术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煤矿采煤工作面经济技术档案管理办法一、成立经济技术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经营矿长成员:生产技术科科长、企管科科长、机电科科长、人劳科科长、调度室主任、安检科科长工作人员:生产技术科采煤、掘进、防治水、一通三防、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员,企管科、机电科、人劳科、调度室、安检科等相关专业人员,生产区队技术副队长(技术员)等。二、经济技术档案建立的内容(一)概述经济技术档案共分三部分内容,十个方面的档案。三部分内容分别为图纸、基础资料和分析总结。十个方面的档案分别是:;;管理档案;;5.“一通三防”管理档案;;;;;。(二)图纸各种图纸要编号管理,涵盖设计、掘进、防治水、安装、回采、回撤期间的各种图纸。图纸设计方面的图纸以1开头,包括工作面设计图、设计变更图、断面支护图、生产系统图。图纸掘进方面的图纸以2开头,包括施工图。图纸防治水方面的图纸以3开头,包括底板改造设计平面图、瞬变电磁物探视电阻率剖面图、瞬变电磁物探异常区分布及注浆成果图。、拆除图纸机电设备安装、拆除方面的图纸以4开头,包括设备安装布置图、供电系统图。图纸回采方面的图纸以5开头,包括工程平面图、生产期间的构造变化平面图、剖面图、停采线图。,包括通风系统图、防尘系统图、监测与监控系统图。(三)基础资料基础资料涵盖生产期间的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各种原始记录、各项费用的投入、统计等,要求以日常工作为主,保存好日常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工作日志、地质构造或生产条件发生改变的相关记录,收集整理平时下达的通知单、整改单、验收单等。建立日常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材料、人工的统计台帐,各工作面各个时期的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统计台帐。包括地质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地质条件变化的勘察资料。包括掘进作业规程的汇编,地质说明书,相关通知单、整改单、验收单,材料费用统计台帐,掘进巷道变化量统计卡片,记录掘进工作面的轨顺、皮顺、开切眼以及改造巷的巷道长度、规格、用途、施工工期、起止时间。负责统计掘进巷道的煤岩类别、掘进头数。包括地质说明书、回采期间的规程、措施,各回采单位建立的基础台帐,详细记录生产中的各月份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工作面基本情况,生产期间材料费用统计基础资料。相关科室要有各采煤工作面的汇总资料,包括:(1)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储量、可采期、起止时间。(2)工作面经济技术指标:煤层厚度、采高、循环产量、日产量等。(3)工作面月份产量完成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最高、最低、平均单产等。(4)工作面月份质量标准化情况。包括底板改造设计说明书、钻孔变更施工通知单、工作面各钻场施工评价、工作面各钻场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通风设施、瓦斯、煤尘情况的相关数据和材料费用统计台帐。:(1)不同支护方式下的不良操作录;(2)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各阶段安全隐患记录;(3)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各时期质量标准验收情况(由生产科负责提供);(4)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安全处罚记录;(5)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各时期出现的各级别人身事故记录。建立基础台帐,每个工作面的材料费用消耗都要建立台帐,分层次并分明细记录配件、支护材料与支护用品、火工品、大型材料、建工材料、其它材料、专用工具消耗、修理费、租赁费等,并且要有合计,各种材料消耗要有地点、时间。不同工作面不能混淆。企管科要有汇总表、分月费用、分单位分地点记录的台帐。工作面掘进、防治水、工作面安装、回采、工作面回撤各阶段(包括措施工程,如:拉底、扩帮、铺道等相应措施工程量、工数、工资),各月份的人工工资、总工资额、工效、总工数、直接工人数和总人数,以及从掘进到回采结束累计的人工工资、总工资额、工效、总工数、直接工人数和总人数。要求各时间点的统计要准确无误。各安装与拆除工作面的台帐、生产工作面的设备台帐,安装、拆除工期,材料、费用统计台帐。统计各采煤工作面从安装到回撤结束各阶段的煤质指标、奖罚情况、责任人以及工作面影响煤质的构造、顶底板岩性特征、涌水情况的资料,各月份煤质计划与完成情况的统计。(四)分析总结分析总结,涵盖工作面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回撤各阶段遇到的各种技术管理和经营情况的分析总结,以日常遇到的生产条件、构造变化、环境改变和月份分析资料为基础,在工作面结束后再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分析要做到具体细致,分析出原因;分析要找出同一性和特殊性,要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总结要有结论,总结工作面在各个生产阶段的科技创新及技术成果应用情况,总结出工作面各阶段的亮点和不足,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哪些问题要避免发生。回采结束后要对工作面产生的经济效益做出评价。三、建立经济技术档案的职责分工经济部
煤矿采煤工作面经济技术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