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物学中的几个 “≠” 涨姿势.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物学中的几个“≠”|涨姿势2016-11-17 生物好教师 生物好教师来源网络,若侵删部分师生对生物学中一些相近的名词、概念,产生了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必须尽快“拨乱反正”。 ≠色盲色盲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种类有:全色盲、绿色盲、红色盲、蓝黄色盲、全色反、部分色弱、全色弱等。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谱内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能辨认三原色者色觉正常;如果三种原色均不能辨认,称全色盲;有一种原色不能辨认,称为部分色盲,如红色盲、绿色盲等;辨认一种颜色能力降低者称色弱,主要有红色弱和绿色弱。控制红色色盲和绿色色盲的是2个非等位的隐性基因,这两个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两个基因在X染色体上距离很小,紧密连锁,常常共同遗传给后代,所以通常把这两个基因合在一起,用b表示。红绿色盲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且男性多于女性。控制全色盲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隐性遗传。因此,不论男女出现的频率都很低,而且概率是相同的。 ≠着丝粒复制后每一条染色体所含的两条染色单体,彼此间是以着丝点还是着丝粒相连?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着丝点分裂成两个?还是着丝粒分裂成两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此说法不同,难道着丝点就是着丝粒? 其实着丝点与着丝粒是两个不同的结构。连接两条染色单体的是着丝粒而不是着丝点。着丝点又称动粒。“每条中期染色体上含有两个动粒,分别位于着丝粒的两侧。”着丝点是一种圆盘状结构,分内、中、外三层。着丝点与纺锤丝连接,与染色体的移动密切相关。在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不仅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还能让已经形成的纺锤丝断裂。着丝粒的分裂相当于基因的程序性表达,与纺锤丝无关。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时,着丝粒正常分裂,纺锤体却不能正常形成,因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不育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2(人教版2007)P87最后一段中有这样的介绍:“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高度不育是否就是不育?有关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雄蜂等,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其生活力和繁殖力均表现正常,是可育的。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它的体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16条染色体。单倍体的雄蜂是如何形成可育的精子?“原来雄蜂的精母细胞也经过相继的两次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出现单极纺锤体,仅在细胞的一极挤出一个无核的细胞质芽体,不发生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则按正常的方式进行,但这次分裂实质上相当于一般有丝分裂。结果从每一个精母细胞仅形成两个精细胞,各有雄蜂原来的单倍性染色体数。” ,而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可以形成可育的配子,即同源多倍体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可育。含奇数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以及异源多倍体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理论上仍然有可能形成可育的配子,只是概率很低。如: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24条染色体),即2n=24,n=12。用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但仍有可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某条染色体

生物学中的几个 “≠” 涨姿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gs35866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