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千沟万壑变良田.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千沟万壑变良田陕西省治沟造地项目工程建设剪影陕西粮食增产的潜力在陕北~陕北粮食增产的潜力在沟道~治沟造地是解决退耕还林区粮食安全的治本项目。“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上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重大决策后~陕西省陕北各县迅速掀起退耕还林热潮。生态面貌大为改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和林草覆盖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坡耕地还林~加之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张~非农占地持续增长~农民的基本口粮田面积大为减少。2008年国家启动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是党中央充分关怀退耕区群众~解决退耕农户生计问题~促进退耕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决策。一、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基本口粮田建设新模式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退耕后耕地多为山坡、陡地、盐碱滩和水毁坝。过去基本口粮田建设在远山、远村~治理成本高~耕作不方便~效益差~群众不欢迎。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淤地坝~不同程度存在病险隐患。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陕西省及时调整过去以-1-村为单位~零星建设~不成规模的思路~转向近村、近水、近人的沟道治理~盐碱地改造和水毁坝的修复加固上~决定在延安市子长县先作试点。按照“整流域推进~集中连片开发”的思路~在马家砭镇西沟村采用沟道整治、加固补修水毁淤地坝和坡改梯田相结合的方式~从沟口到沟掌建成3个台阶坝~新修基本口粮田285亩~~即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又保护了退耕还林成果。景家河村原有盐碱地600亩~多年来得不到有效利用~经过垫土回填、就地打井降低地下水位等多种措施~使600多亩盐碱地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受益~群众拍手叫好。口粮田建设标准高~规模大~连点成片~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采访群众,女,:这里原来是荒沟~经过治理变成川台地~离家近了~收入高了~我们很高兴。村长闫买红:以前这里是荒沟坝~最窄处拉开有十几米。治沟造地后~全部垫平了。新增耕地258亩~,~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二、典型推动~迅速掀起了治沟造地新热潮2009年10月~陕西省延安市口粮田建设示范现场会在子长县召开~在全市推广马家砭镇西沟村经验。2010年7月~陕西省夏季农田建设现场会在子长县召开。同年11月18日~-2-姚引良副省长到子长县实地调研~现场看到西沟村从沟口起依次建设的三个台阶坝、配套的排洪渠、生产道路、生物措施、新农村建设~以赞赏的口吻说:这种治理模式很好。陕北在口粮田建设上要走这条路子。并决定在延安市子长、延川两县先行试点~为全面推广打好基础。今年陕西省水利会上~把子长、延川两县开展治沟造地试点写入了2011年全省水利工作要点。目前~子长、延川两县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治沟造地工作热潮。从2011年2月中旬开始到4月20日~共开工建设16条小流域~治理点210多处~日动用各类施工机械632台。日投工2560多人次。已完成造地面积18490亩~,完成投资9245万元。到今年年底可新修高标准、~涉及7个乡、镇55个行政村。采访村支书郝风达:这里以前是1000多米长的荒沟~治沟造地项目~能给我们造200多亩地。以前人均1亩~现在能造2亩~解决了我们的吃粮问题。我们期

千沟万壑变良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12-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