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基础环境篇第一章“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第二章“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任务目标篇第三章主要任务和指导方针第四章发展目标和远景展望 产业发展篇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着力建设制造业强省第七章繁荣发展服务业第八章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第九章积极发展建筑业 城乡区域篇第十章构建布局合理的城镇格局第十一章构建城乡统筹的乡村发展格局第十二章构建功能明晰的特色区域格局 社会发展篇第十三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第十四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十五章加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第十六章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十七章建设文明平安山东 资源环境篇第十八章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第十九章加快生态省建设 改革开放篇第二十章深化体制改革第二十一章扩大对外开放 支撑保障篇第二十二章增强自主创新的引领能力第二十三章增强投资的支撑能力第二十四章增强消费的拉动能力第二十五章增强人才智力的保障能力第二十六章增强规划实施的落实能力 前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对于我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至关重要。编制和实施《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加快推进全省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具有十分重大深远的意义。《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我省实际制定,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增强活力、加快建设,主要阐述政府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纲要》是今后5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基础环境篇“十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展望“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同在,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第一章“十五凡的五年。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省八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克服非典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各种困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更加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十五”主要计划指标提前一年完成。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国民经济呈现逐年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47美元。政府财力持续扩大,,%。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和涌现了一大批优势产业群、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现代服务业主导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传统服务业日益繁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重要力量,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外经外贸、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分别比2000年增长2倍。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居全省出口产品首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规模、素质、经营水平迈上新台阶,%提高到48%。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国有企业改革迈出新步伐,9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省农民累计减负220多亿元,。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经营性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普遍推开。各项社会事业改革迈出了新步伐。重点建设成就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五年累计29816亿元,是“九五”。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进展顺利,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16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3257公里,,电力装机总容量3600万千瓦,分别增长58%、17%、124%和80%。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市规模、现代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呈现互联
山东十一五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