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水桥防洪评价研究报告概述 1项目基本概况 1评价依据及评价标准 2评价依据 2评价标准 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3 5 5水文、气象条件 7地形地貌和地质概况 8研究河段概况 8工程概况 9河道演变 11防洪综合计算 12****水文分析 12 12 13 15 15起始水位的确定 16河道水面线的推算 17天然河道水面曲线计算 17程序计算原理 18研究河段水面曲线推求 18壅水高度计算 19 20 22建桥后水力要素计算 22桥前壅水计算 24 26防洪综合评价 27结论与建议 28概述项目基本概况本项目位于**河的支流****上,****是穿越****的一条主要河道,全长30公里,在**东南与**河汇流后入**湾,全长30km,流域面积1500km2。*****路漫水桥的建设是****政府为解决农村交通问题而实施的工程。该漫水桥的建设对于连接**镇与**村两岸交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路漫水桥,与****斜交,斜交角度为30度,在****上的桩号为14+400,与**高速桥邻近,该漫水桥为6孔,孔径13米,桥总长78米,。,。漫水桥的上部构造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板上为厚10cm的C25混凝土现浇层。漫水桥下部为双柱式混凝土轻型桥墩,、。本桥的设计荷载为:汽车—20设计,挂车—100校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在防洪区、滞洪区建设防洪项目,应当就防洪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现对桥位河段的防洪现状和防洪标准以及本大桥建成后对河道防洪的影响进行水文设计和评价。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的防洪标准进行了复核,推算了研究区域的设计标准的水面线、漫水桥建成后河道水面壅高及壅水长度,以及对河道防洪影响进行评价。并按《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编制了防洪影响评价报告,为建设单位进行项目决策提供依据。评价依据及评价标准评价依据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桥涵水文》,同济大学出版社。3、《桥渡勘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国铁道出版社。4、《**市****防洪工程规划》**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005年;6、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7、《水力计算手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编,水利电力出版社;8、《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人民交通出版社;9、《河流桥渡设计》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0、《公路水文勘测设计与水毁防治》,人民交通出版社。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评价标准****是**河的一条支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本流域洪水至其它流域时,其泄洪能力的核算应考虑两地洪水较不利的遭遇情况。”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及根据**市城市防洪规划,**河的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因此,本次防洪评价洪水设计确定****设计洪水频率为二十年一遇。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由于****流域面积较大,洪水地区组成较为复杂,为了满足防洪评价的要求,根据《**省防洪规划设计洪水工作大纲》及****流域实际情况,将****流域划分为5个控制断面,用实测径流资料法和实测暴雨法两种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通过产流及汇流计算,求得各断面二十年一遇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推算出设计标准频率下的洪峰流量。通过对暴雨资料的可靠型、一致性、代表性分析,对用实测径流资料法和实测暴雨法两种方法计算的洪峰流量成果进行比较,推荐采用实测径流资料法算得的成果作为最后采用成果。****二十年一遇的水位是以**河汇入口处的水位为基础推算的,**河二十年一遇的水位是以入海口段**断面(111+000)的复合潮位做为起始水位,向上游逐次推算的。根据**河防洪规划,本次推算的****二十年一遇的洪水起始断面水位以**河处(****汇入口处)的水位为准,,用水面线推算程序推算出研究河段的水面线。桥位处水面壅高的计算采用了三种方法,把计算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得出最切合实际的桥位水面壅高值,同时计算了壅水水面的影响长度。根据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计算的数据结果,对建桥的防洪影响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建议。研究区域位于**河下游段的主要支流****上,漫水桥位于****桩号14+400处,****在**河规划桩号93+000处汇入**河。****是**运河的一部分。**河流域位于**半岛***脉与**山脉之间。约在东经****,北纬*
漫水桥防洪评价研究报告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