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万绿园规划说明编制时间:2009年12月委托单位:海口市园林局编制单位: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一、规划背景万绿园是邻近海口市中心的一块主要开放城市绿地,是海口市民休憩和举办节日庆祝活动的中心,同时由于其滨邻大海,紧靠城市,成为海口市民享受自然的极佳场所。万绿园始建于1994年11月,1996年1月3日首期工程竣工并向社会正式开放。为完善公园功能、提升公园的品质,受海口市园林局的委托,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成立项目组,对万绿园进行新一轮的规划设计。海口市政府高度重视万绿园的规划建设和保护工作,2000年8月海口市人大常委会颇具前瞻性地通过了《海口市万绿园保护管理规定》,使万绿园从此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成为全国第二例立法保护的开放性公园。这是今天万绿园得以良好保存,免受商业侵蚀的有力保障。通过新一轮的规划设计,万绿园将被打造成为集公共绿化、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赏景观海、集会交往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二、现状概况1)自然地理海口市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万绿园是海口市中心区最大的滨海公共绿地,公园范围为龙珠湾、滨海大道、玉兰路及琼州海峡所围合的区域。公园南侧与城市干道相连,北面临海(琼洲海峡),西端为会展中心,东端与世纪公园相连。交通便利,区位条件极为优越。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常年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2)地形地貌状况现状用地较为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基地北侧靠近滨海步道(绿园路)附近较为低洼。园内有较大的内湖一个,其驳岸均为硬质驳岸。因此兼具有海滨风光、湖滨景观的双重资源优势。(3)植被与土壤状况公园现状以草地为主,树木种类较少,主要为几个纪念性种植林。园内栽种有近万棵椰子树,是为主要的热带树木,同时铺种大面积的草坪。园内土壤大部分为建园时滩涂上回填的种植土,土壤肥沃,种植条件比较好。(4)周边道路及市政情况自万绿园建园以来,周边道路已经建成,南侧是城市主干道滨海大道,西侧是连接会展中心的玉兰路,道路系统相对完善。市政设施,上水、下水、电力、电信、燃气等管网非常完善。(5)地域文化“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海南民风淳朴,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海口的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其中主要包括琼剧、木偶戏(俗称公仔戏)、民间八音,极具生活气息。琼剧是全国有名的地方戏种之一,木偶戏和八音配套活跃于乡村,成为节日和大型活动的娱乐项目之一。数百年来,海口一直盛行元宵换香和摘青的活动,即在满城花灯竞辉的元宵之夜,成千上万府城和附近村庄的青年男女,手里各拿着一把点着的香烛走上大街,寻找异性或朋友交换并互相祝愿。深夜换香的人流散去时,有些青年男女折些青枝绿叶带回家中,称为“摘青”。后来,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换花,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发展成为富有民间特色的文化活动。(6)优势与不足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万绿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优势:,,有良好的滨海景观,,有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不足:,等级划分含糊,构架尚不完善。,中心、轴线等不明晰。,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景观品质不高。,层次不丰富,生境种群不够完整。,部分地区雨水排放不畅,暴雨后积水情况严重。,晚间活动较少。三、用地综合评价与定位1、用地评价基于该地块的地理位置和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定,该区域规划建设成为能体现海口热带滨海度假城市形象,集公共绿化、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为市民和游客服务的城市公共开放活动空间。从城市空间布局上看,万绿园作为全市最大的滨海公共绿地,位于城市中心与琼洲海峡的衔接地带,具有重要的生态、景观意义。另外一方面,由于紧邻市中心,为了避免这片高商业价值的公园绿地遭受破坏和蚕食,海口市政府高瞻远瞩,早在2000年就已对它进行立法保护,因而得以完好保存到现在。它是在喧嚣的城市中的一方净土,一个不可多得的滨海城市中心公园。它的重要性类似于纽约的中心公园、旧金山的金门公园。从城市用地功能来看,该地块最能体现海口滨海城市形象,展现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发展中的海口,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的塑造和提升。而万绿
海口万绿园规划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