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寒假的时候本想是看看《苏菲的世界》到底是讲的什么东西,于是就在回家的车上读了起来,刚刚打开这本书,我就被他的故事所吸引,他以一个小女孩苏菲为主人公,以侦探小说式的方式来带领读者以哲学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不仅如此,再读后我更是感觉原来一些历史事件可以用哲学的角度来观察、评价。我慢慢的发现科学、艺术等一些我感觉与哲学不沾边的事件都与哲学密不可分。故事的开始艾伯特(书中的哲学老师)以写信的方式来提出两三个有关哲学的问题,更准确的说是,有关哲学课内容的思考题。在一团时间后才与苏菲见面,从而保持苏菲的好奇心,使她爱上哲学这门课(这样的教育方法我们值得参考)。但是如果你认为《苏菲的世界》仅仅是以苏菲的学习为主线那么你就像我一样大错特错了,因为它是以侦探式的方式写的,那么就一定要有他悬疑的地方。书中还有一个艾勃特少校,一个像上帝一样的人,他总是指挥着苏菲的生活,以及一个在前半部分都像是个迷一样的席德。就是他们四个人,准确的说是两个人将我带入了哲学的殿堂,让我从最早的哲学家学派自然派哲学家读到二十世纪的哲学的存在主义,以及宇宙观。正如马德兰?兰格尔所说:“作者使读者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浏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整部哲学史,而不觉枯燥”。我觉得这样的书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远远不能理解其中的哲学道理,真的希望能再读几遍~我只能将我读书是感想,或者书中比较有意义的话记录下来。哲学的最基本的问题:1、你是谁,2、世界从何而来,哲学问题并不多,“因此提出哲学问题要比回答这些问题更容易”,在哲学的道路上,不论是苏格拉底,还是马克思都在回答着这几个问题。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否则就成了艾伯特所说的那样,“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一只白兔。只是这只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场戏法要变数十亿年才变得出来。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的顶端,他们刚开始对这场令人不可思议的戏法都感到惊讶。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冒险再爬到细毛的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这一危险的旅程”,也就是那些保持好奇心的人。神话往往就是先人们对世界从何而来的回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从神话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和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早期哲学家的目标就是为大自然的变化寻找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解释,我看现在也是如此。以下是我的在阅读时的一些想法:1、自然派哲学家(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变化,对他们而言万物是如何从无到有并非重要问题,他们相信世间必定存在某种“东西”,万物皆由此衍生,而且最终回归于此)为了探究世界是什么组成的,米雷特斯三位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一种物质组成的观点;恩培窦克里斯提出了四种基本元素;德默克里特斯则提出了原子理论2戴尔菲神庙的著名铭文“了解自己”3苏格拉底时代以人为中心,提出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所有的知识只有在内化为自己的修养、行为时才会使你真正的拥有它)。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一个问题比一千个答案更具有爆炸性,他是理性主义者,他说,知善者必能行善(我不赞同)4柏拉图时代柏拉图的理型论: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实在存在,他认为感官世界是不真实的,理型世界才是可靠的,男女平等,理想国5亚里士多德时代我只想说他是一个百科式的人才,在我们哲学发展上有巨大的
苏菲的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