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五年六田瑜娟简介长白山,中华名山,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圣山。最早见于中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清朝时视之为神山,皇帝须亲自或委派大臣到吉林乌拉(今吉林)望祭长白山。[1],,长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简介狭义的长白山指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脉的主峰。广义的长白山是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山地以及俄罗斯远东和朝鲜半岛诸多余脉的总称。狭义的长白山是指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东经127°40'~128°16',北纬41°35'~42°25'之间的地带,是中朝两国界山。长白山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其中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简介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是首批进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国家自然遗产地。曾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多次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记录,更有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等等的美誉。长白山在生态、生物、地质和历史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卓越的自然品质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简介天池长白山天池,是图们、鸭绿江两江之源,历史上本为中国独有,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当局顾及中朝友谊和意识形态作用,划割部分给朝鲜国,现为中朝两国的界湖。它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群峰之中。据说,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宝镜。西王母娘娘有两个花容月貌的女儿,谁也难辨姐妹俩究竟谁更美丽。在一次蟠桃盛会上,太白金星掏出宝镜说,只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谁更美。小女儿先接过镜子一照,便羞涩地递给了姐姐。姐姐对着镜子左顾右盼,越看越觉得自己漂亮。这时,宝镜说话了:“我看,还是妹妹更漂亮。”姐姐一气之下,当即将宝镜抛下瑶池,落到人间变成了天池……。还有一个传说,说长白山有一个喷火吐烟的火魔,使全山草木枯焦,整日烈焰蔽日,百姓苦不堪言。有个名叫杜鹃花的姑娘,为了降服作孽多端的火魔,怀抱冰块钻入其肚,用以熄灭熊熊大火,火灭后山顶变成了湖泊。天池天池略呈椭圆形,形如莲叶初露水面。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天池在长白山巅的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4余里,故名为天池。”天池实际湖面高度为2194米,是我均深度204米,最深处达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天池长白山天池由于高度较高,气候多变,风狂、雨暴、雪多是它的特点。它有长达10个月的冬季,湖水冻结的时间达6个月之久。当风力达5级时,池中浪高可达1米以上。如同任性的少女发怒,平静的湖面霎时狂风呼啸,砂石飞腾,甚至暴雨倾盆,冰雪骤落。绰约多姿的奇峰危崖统统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这雾霭风雨,瞬息万变,虚无缥缈的白山风云,既绘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绝妙美景,又为长白山天池增添了无限的神秘感,它塑造了长白山天池的独特个性。天池虽然气候寒冷,但生长在有限范围内的茵茵芳草和鲜花以蓬勃的生命力使天池跃然生辉。雍容华贵的长白杜鹃,第一个把春天带到皑皑白雪上,它们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扎根,铺翠叠锦。婀娜多姿的高山罂粟,花朵洁白,它与杜鹃一起被誉为长白山两大圣花。胜似红衣仙女的高山百合、叶茎由地下蜷曲向上的稀有的倒根草、宛如金色耳环的高山菊、小巧玲珑的长白龙胆和遍布各个角落的高山桧,还有第四纪冰川时期由北极推移过来的长白越桔、松毛翠等,匍伏着矮小身躯,以坚毅而顽强的生命力,共同编织着锦绣的天池风光。
吉林长白山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