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库安全管理规定(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石油库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库的新建、改建、扩建和生产运行的安全管理与监督。本规定所称石油库,系指油田、炼化、销售、储运企业收发和储存原油、液化石油气、成品油、半成品油、溶剂油、润滑油、重油等陆上储运设施。用于国防科研生产以及港口码头范围内的石油库,地下水封石洞石油库、地下盐穴石油库、自然洞石油库不适用本规定。第三条石油库所属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要保证投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设备设施和资金,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五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石油库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照本规定对石油库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状况、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经费保障等实际情况实施监管。第二章选址布局第六条石油库的选址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石油库不宜采用阶梯式选址布局。因受地形限制或有工艺要求,确需采取阶梯式布局时,地势较高罐组应采用漏油拦截和收集设施、路堤式消防车道等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地势较低区域重要设施的安全。第七条石油库与周边设施的安全距离应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和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一、二、三级石油库与高敏感场所、重要目标或特殊高密度场所间的距离宜通过防火堤内池火灾场景下的辐射热计算,。第八条当库址选定在靠近山林时,石油库应按设计哟啊球或评价要求在库外周边修筑防火沟、防火墙或防火带,定期对防火沟、墙内的枯枝落叶、荒草等进行清理,防止山火侵袭。第九条储存甲类液体的储罐应单独设置防火隔堤,隔堤内的雨、污排阀门应采用远程控制阀。第十条储罐间防火距离应满足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其中油田企业石油库应符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规定;炼化企业石油库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规定;销售企业石油库应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规定;石油储备库应符合《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GB50737)的规定。)新建的外浮顶储罐罐组,,%的比例增加消防水及泡沫液的储备量。第三章设备设施第十一条石油库应明确设备设施使用、保养、维护的责任人员,确保设备设施完好,实现安全运行。第十二条石油库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档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巡检记录,制定定期检、维修计划。设备管理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建造竣工资料、检验报告、技术参数、变更管理、维修记录、有关事故记录和处理报告等。第十三条石油库使用的检测检验设备应满足防爆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二级以上石油库应配置测厚仪、试压泵、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接地电阻测试仪以及环境、气象参数检测设备。第十四条罐区、装卸作业区、油泵房(棚)、消防泵房、锅炉房、配发电间等重点部位应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牌。安全标志的使用应符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规范》(AQ3047)等标准的要求。第十五条储罐及附件(一)储罐应按相关规范要求,安装高液位报警、低液位报警、高高液位和低低液位报警及自动联锁切断阀。1万立方米(含,下同)以上的储罐应设高高液位、低低液位报警系统,并设置与其自动联锁的紧急切断阀。(二)在役储罐每七年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检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罐底板、顶板、罐壁腐蚀检测、储罐地基沉降检测等;对在役储罐的其他定期外部检验和内部检验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三)储罐附件如呼吸阀、安全阀、阻火器、量油口等应齐全有效;储罐阻火器应为波纹板式阻火器;通风管、加热盘管不堵不漏;升降管灵活,排污阀畅通,扶梯牢固,静电消除、接地装置有效;储罐进、出口阀门和人孔、搅拌器、取样器无渗漏,各部件螺栓齐全、紧固;浮盘、浮梯运行正常、无卡阻,浮盘、浮舱无渗漏;浮盘无积油、排水管畅通。(四)输送不同介质的两条及以上管道的连接部位,应安装隔离盲板。(五)1万立方米以上的储存甲、乙A类液体的储罐进出物料现场阀门开关的状态在控制室应有明显的标记或显示,避免误操作,并有防止误操作的自保措施,防止液位超高、物料外溢。(六)储罐发生高(低)液位报警时,应立即检查确认,严禁继续进(出)物料和随意消除报警。第十六条液化石油气球罐(一)球罐的选材应符合相关
《石油库安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修改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