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廉洁过节心得感悟精选8篇廉洁过节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对于党员干部之间更是如此,不要让送礼成为大家升职的机会,不要让铺张浪费成为大家下台的可能,关于廉洁过节你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19年廉洁过节心得感悟精选8篇。篇一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对于奢侈过节、腐败过节等问题,已有很大的改善,不少单位提倡勤俭过节、文明过节,但是仍有少部分单位改了形式、变了花样,各种奢侈腐败仍有残留。因此,持续深入反对四风,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节约文明过节,杜绝节日腐败势在必行。节假日少不了走亲访友,拿人手短,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一定要分辨清哪些是陷阱,哪些不能收,并且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电子红包也越来越多,这给贪污腐败活动披上了隐形外衣。因此,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必须严守廉洁底线,克服侥幸心理,坚决拒之于千里之外;在传统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餐在所难免。吃人嘴软,世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赴约前要弄清楚聚餐的参加人员和聚餐目的,坚决不参加有心人组织的聚会;双节时间较长,很多人会选择游山玩水,出门走一走、瞧一瞧,散散心,无论以哪种方式出行,公职人员都必须自行承担所有费用,不接受他人以任何形式的吃请、游玩,不给腐败活动以可乘之机。贪似火,无节制则成燎原之势;欲如水,不遏止必成滔天巨浪。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执行纪律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带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带头抓好家风建设,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真正做到令行禁止。领导班子成员在抓好自身遵规守纪外,还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监督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通过严格执行一案双查要求,对双节期间四风问题突出、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监督执纪问责。洁身自好不沾占,警钟长鸣合家欢。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纳入常态化学习,全面落实两学一做具体要求,严禁公款旅游、购买各种节日礼品,严禁借节日之机违规发放津补贴等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元旦、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人们放松身心、体味生活乐趣、家人团聚的时间,欢度佳节是亿万中国人浓浓的情结。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很多党员干部想着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过春节就该放松一下,加之被好面子、讲排场的传统陋习所影响,此时,很多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把握不准底线,便公款大吃大喝、突击花钱。更有甚者,借宴席之名谋不当之利、敛不义之财,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给党的光辉形象抹上了阴影。新的一年,反腐还须常态化、长久化、长效化。打造祥和、轻松、廉洁过节的新常态,引领反腐新风尚。保持廉洁过节新常态,需要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强法制机制的保障,形成长效机制,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引领反腐新潮流,让廉洁过节之风成为社会新常态,让清廉为官的新气象深入人心。篇二2019年元旦已经悄然来到,即将迎来2019年春节,至此佳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祥和的节日环境是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切不可有麻痹思想、厌烦心态、应付心理。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清正廉洁,奉公守法,是从政为官的基本准则。北宋时期的包拯是古今中外清政廉洁的典范,他一生为人清廉,痛恨贪官污吏,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晚年时他担心后人出现不孝之徒,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诫廉家训》以警示后人,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死后,不能葬入家族墓地中。反思历史启发萌,腐败德行世共憎。倡导和谐兴社会,廉洁守法促国成。廉洁是恪守清贫的两袖清风,是青竹亮节的宽广胸怀,是富贵不能淫的洁然正气,是贫贱不能移的铁骨铮铮,它如出自于深山的石头,等闲于熊熊烈火的焚烧,不畏于粉骨碎身的考验,以磊落光明的襟怀,洁白朴素的情操,矗立起了一座真正的人生坐标。时代不同,廉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必须严格在纪律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从业者由量变走向质变的临界点,是廉洁自律的底线。春节将至,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叮嘱,戒贪欲、远诱惑、守节度,自觉警惕和防止节日病的侵蚀,自觉把纪律规矩体现在清廉过节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纪律规定,确保风清气正过双节。面对种种节日病的考验,既需要吃药打针,加强预防,更要靠强身健体,自觉提高免疫力。一是过节不忘警惕。作为党员干部,在节日欢乐时刻,在人情亲情面前,必须要保持清醒、把握尺度,切实做到廉洁过节。所谓节礼既不能收,也不能送,上下级关系、人情往来要清清爽爽、规规矩矩。二是过节不忘风纪。要严格执行中央及各级党委、纪委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级各部门关于纪律作风的工作要求,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用的坚决不用,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三是过节不
2019年廉洁过节心得感悟精选8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