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黔府发〔2010〕16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制定实施《规划》,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对于振兴工业十大产业,助推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服务意识,及时帮助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省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各有关企业要发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按《规划》确定的时限推进项目加快建设,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建成、投产、达产。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七日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精神,结合我省工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总体要求、发展原则与振兴目标(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和增比、进位、突破的要求,全面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增加投资、扩大总量中调整结构,振兴我省工业十大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工业成为带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二)发展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引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以做大总量为重点,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结构;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工业集约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引领,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振兴目标。———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速20%以上,在西部地区位次提升1-3位,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到40%以上。“十二五”期间,工业十大产业投资累计实现1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速25%以上,年均新增就业人员10万人以上。———八大千亿产业、五大基地初步成型。到2015年,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装备制造、烟酒、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八大产业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初步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优质轻工产品基地。———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到45%,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提升到2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提升到20%。———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达20户以上。新增上市公司20户以上,建成和完善10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取得成效。到2015年,工业十大产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大幅增长,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以上,年均增速20%左右。———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到2015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4—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二、发展重点(一)电力产业。充分发挥我省“水火互济”的优势,深入实施“西电东送”和资源就地转化;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深度开发水电,积极发展风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加快建设大型电源基地,优化调整电源点布局,大力推进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建立适应新能源接入和能源布局需要的现代化电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力争到2015年,全省电力总装机超过4500万千瓦,新增装机1700万千瓦,其中,水电500万千瓦、风电200万千瓦,形成“六交两直”500千伏电网外送通道和“三横两中心”省内500千伏骨干网架;电力行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累计投资160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塘寨电厂(2×60万千瓦)、都匀电厂(2×60万千瓦)、桐梓电厂(2×60万千瓦)、兴义电厂(2×60万千瓦)。拟建项目:六枝电厂(2×100万千瓦)、黔西电厂(2×60万千瓦)、织金电厂(2×60万千瓦)、盘县电厂以大代小(2×60万千瓦)、金沙电厂以大代小一期(2×60万千瓦)、习水二郎电厂(2×60万千瓦)、盘北煤矸石电厂一期(1×30万千瓦)。储备项目:清江电厂(2×60万千瓦)、盘南电厂二期(2×—5—60万千瓦)、大方电厂二期(2×60万千瓦)、六枝电厂二期(2×120万千瓦)、安顺电厂三期(2×60万千瓦)、普安电厂(2×60万千瓦)、桐梓电厂二期(2×60万千瓦)、威宁电厂(2
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