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岚皋县商务流通整体规划总体规划(2014-2020年)2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背景及意义岚皋地处陕西南端,巴山北麓,是陕西向重庆的重要门户。岚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三基地一节点”的定位目标,要将岚皋建成秦巴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陕西省人民政府2013年确定将岚皋列为全省省际区域性集贸中心,把岚皋这个最边际的地方重点发展培育,对于促进陕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岚皋能够建成秦巴中心城市,形成以岚皋为中心的秦巴地区经济圈,对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二、规划参考依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发展的决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陕西省商贸流通产业十二五综合发展规划》,《陕西省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纲要》,《岚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文件。3三、规划对象本规划对象主要为岚皋县域的商业、贸易、流通三大领域,同时考虑相关为生产、生活、旅游配套的商贸服务业。重点规划批发零售业、现代物流及流通业、餐饮住宿业。四、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覆盖岚皋县所有辖区。针对岚皋特殊的、有利的地域、人流、产业产品条件,立足岚皋县所有辖区,考虑依托秦巴山区域,面向全国。五、规划期限近期:2014-2016年,中期:2017-2020年,远期:2021-2030年。第二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县域经济长足发展。到2012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575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483元,%。岚皋县魔芋等农林特色产品产值突破5亿元,农产品“三品一标一名牌”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速推进;六口循环工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结晶硅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编制完成《岚皋县旅4游发展规划》(2011-2020);“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推进,秦巴地区特色资源物流市场建设扎实推进。“四小时陕西”公路建设完成,新增城市绿地6万平方米,,一城一山一河盆景之城初步显现。——商贸流通实力增强。到2012年末,,%;,同比增长31%,,%,,%。,%,商贸流通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重要一环。大力实施县城商贸“十个一”和乡镇商贸“五个一”工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民店遍布城乡,启动货运物流中心建设,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网点发展到2509个,经营面积2万平方米,从业人员4272人;住宿餐饮业788个,,从业人员4272人;居民服务业网点达到120个,,从业人员360人;市场经营面积3万平方米。——流通网络加快构建。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建成农资和日用品配送中心各1个,日用品便民店300个,农资便民店200个,形成工业品下乡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流通网络,实现农村和城镇同质同价同服务;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培育了龙头企业,按照“七统一、一规范”的标准建成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和一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5——城乡贸易逐步顺畅。围绕农户增收工程,以“卖得出、卖得远、卖得久、卖个好价钱”为目标,实施了农户增收工程商贸五大行动,努力促成农产品销售。成功举办大型农商对接、展销、直销等活动,有效宣传推介了特色农林产品,提高了全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商品化率;充分利用商务部新农村商网开展四季网上对接促销活动,促成网上交易20亿元;多方拓展市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2个品牌20多个产品成功入驻了华润、大运发等4个知名大型连锁超市,5个品牌的系列产品进驻西安主城区设立15个专卖店,打破了身处封闭大山里的阻隔,城乡贸易逐步顺畅。二、面临的形势(一)优势条件——政策优势集聚。西部大开发、《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内贸资金政策、秦巴山连片扶贫开发政策,为岚皋建设成中国秦巴特色生物资源交易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地理位置居中。岚皋地处巴山北麓,是陕西南端连接重庆的边贸地区,秦巴地区中心地域,是成都、重
岚皋商务流通整体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