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及学科建设建议学科建设论文学生工作与学科建设一体化是德育新的生长点,它推动了学生工作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升了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工作与学科建设一体化应立足学科发展特色,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动性,促进教学改革;以学科发展为核心,学生工作为载体,促进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全的完人;以学生工作与学科建设一体化为平台,推动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德育的有效性。一、新时期学生工作的职能与内涵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的培养目标随之而变,相应的,学生工作的内容面临更新、扩展和转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勤工助学、招生宣传和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内容相继进入学生工作领域[1]。学生工作向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内容并重转变。促进学生道德、智力、情商发展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学生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内容,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大学生不仅具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培养中越来越重视通用技能培养与训练,探讨和实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培养通用技能,承认和张扬学生个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学习、生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用技能不同于专业技能,它是各个领域中都可以运用的能力。英国里丁大学认为最重要的七项通用技能是:商业意识、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字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2]。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指出,新世纪的本科教育要培养学生所需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以使学生适应大学、研究生和个人生活的需要;培养艺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欣赏能力,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在适应的深度和范围体验这些学科,为学生毕业后做细致而广泛的准备,不管他们将来是进入研究生院还是寻找第一份工作[3]。很多知名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不考虑其所学专业,而是将考核重点放在通用技能的考核上。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用人单位对通用技能的重视程度都并不低于专业技能。可见,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二、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理念近年来的人才需求表明一向备受冷落的农业专业人才,尤其是涉农企业和食品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走势开始上扬,并正在成为职场新热点。食品企业需要既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又有扎实的农业环境资源、食品基础知识的人才。因此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食品经济管理人才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经济管理专业从食品产业体系和食品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高度和视角研究食品产业发展、食品安全战略、食品品牌营销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食品经济管理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强化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坚持素质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以“产学研结合、校企生互动,着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食品经济管理高级人才”为专业教育理念,并通过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产学融合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来践行这一理念。从2007年第一批食品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至今,
高校人才及学科建设建议学科建设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