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存权论》读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存权论》读后感□郭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生存权,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的权利。生存权作为人类永恒的话题,一直被学者们不断地定义阐释着。但是,原来对于生存权的理解,只是仅限于一些大而空的说理上,并没有具体鲜明地解释出生存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权,它包含了哪些具体的内容,正确理解它有何意义。关键词:生存权人权生存一、本书概述:全书分为四编,共21章,约29万字。从生存权的历史渊源、特性、定义、涵盖的基本权利(包括社会保障权、教育权、环境权和劳动权),到立法和司法中的生存权问题,都结合各国的法制建设,联合宪法和有关的立法、司法实践以及违宪审查等活动,进行了透彻的论述。第一编为生存权总论。作者从生存权保障的性质和历史变迁引入话题,以各国立法为依据进行阐述,对生存权进行理论分析。并将生存权与平等原则进行比较分析,谈到行政国家的福利国家观点。作者提出,生存权的"具体性权利论"认为,日本宪法保障的就是"健康且文化性的最低限度生活"。此外还有"消极纲领性规定论"和"积极纲领性规定论("又被称为"抽象性权利论")。并且这两种学说有共通点:其一,是对超过"最低限度生活"以上的保障,应是属于立法机关裁量的政策性事项;其二,除了消极论之外,均把"最低限度生活"De保障当作生存权的基础性部分,对此在宪法的规范上承认其法的意义。第二编为生存权的法的性质与内容。作者通过对不同理论学说:"纲领性规定论"、"具体性权利论"的分析、批评与论证,以及对生存权的司法保障和违宪审查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了生存权的内容。第三编为生存权性质侧面的基本权。这一编是作者写得最具体的一编。作者从教育社会权入手,对教育权的各个方面深入分析,提到了教育条件的配备和教育内容,以及教科书无偿论与教育内容的问题。紧接着,作者又提到了一个当代最为重要的环境权的问题,分析了环境权的意义以及其与利益衡量的问题。最后,作者分析了生存权视角中的劳动权。这一点在后文我再继续进行阐述。第四遍为审判中的生存权论。光是理论的分析是不够的,于是,作者从审判的事例出发,对生存权各种学说的判例化进行分析,并且又回归到第一章所提到的关键条文-《-日本国宪法》第14条,将三个著名日本判例("牧野诉讼"、"崛木诉讼"、"宫诉讼")与生存权和第14条相结合来分析,深入分析各个学说对生存权的影响与作用。二、我的感想:看过这本《生存权论》,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作者并没有以枯燥的说理的方式对生存权进行空洞地分析,而是结合了各国宪法的重点条款、经典的案例以及社会现状一同分析,让读者能够生动形象地去了解生存权到底为何物,它包含了哪些内容,又有哪些关于它的学说与争论。而这本书就是在无数关于生存权的世界范围的争论中产生的。作者在第一部分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生存权问题的出现,正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由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和分配的不公平,出现了大量的失业者和孤苦无依的社会、经济弱者,因此要求对财产权加以限制。作者联系了1929年世界经济的大恐慌和罗斯福新政举证了美国的联邦急救法、社会保障法、全国产业复兴法、劳动关系法等等新政措施。对魏玛宪法限制私有财产权的规定,对新政,都加以赞许。而第三部分论述"生存权的基本权理论"时,是采取广义的生存权

《生存权论》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