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9日 09:54 中国商业电讯 北京 2011-09-08(中国商业电讯)--在发达的传播环境中,任何再微小的危机事件都可能经过媒体的放大效应酿成大漩涡,最终导致品牌的美誉度及公众信任被摧毁。所以中国商业电讯(导,企业进行危机公关的关键之一是要重视媒体沟通策略,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从实现公众信任重建。 微博等新兴传播方式促使人类社会进入自媒体传播时代,网络媒介使得世界“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虽然网络媒体已经大量地去中介化了,用户自己就可以直接在论坛、空间、博客、微博等上发布消息和言论,这使得传统的前置审查变为后置审查,也使得信息“东方不亮西方亮”,“按下葫芦起了瓢”。但是,仍然不可否认,整个传播环境中,所有的热门事情都需要传统媒体做最后的“点火”,影响着整个事件的发展趋势和结果。 在危机来临之时,各种质疑、敌对、愤怒情绪、攻击性言论必然汹涌而来,中国商业电讯一直认为,在这其中,化解危机事件不断升级的重点就在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媒体沟通,借助媒体平台更好澄清、解释真相、赢取信任。打好媒体沟通之战,是决定能否重建公众信任的重要关键,成败就在一线间。 那么,企业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媒体策略呢? 一、及时发布有效信息,化解公众敌对感 经过研究发现,当危机爆发时,公众会产生三种心态:焦虑感、怀疑感、敌对感。公众之所以会产生这三种心态,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事件了解不充分,对信息把握的不透明。所以危机爆发之时,首要关键就在于如何及时发布有效信息。 危机公关,其实就是一场攻心战。人类总会对未知的事物感动恐慌。在商业上,公众的表现同样如此。企业危机爆发以后,必然是负面信息率先在更大范围媒介中迅速传播,面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出于自我保护,公众的一般都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态度。在越发缺乏信用的国内市场,公众的态度更是会在短时间内由焦虑、怀疑转至敌对。 单位时间内的媒介所能容纳的信息量会有固定的饱和度,在此媒介环境中,企业正负面信息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这好比两支军队急行军争夺某一战略要地(公众心理),一支早早先到,必然已是站稳阵脚,另一支争斗,注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先后而到,前者未能站稳阵脚,则是一场僵持战,谁都有可能胜出。而在企业危机公关中,企业往往充当是后至者,所以在此环节,企业务必及时发布针对负面信息的有利信息,与负面信息在公众心理保持僵持,争取危机公关时间。 因此,企业在面临公关危机的需要第一时间内查证负面信息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信息发布。迅速通过各种媒介渠道传播,特别是网络媒体和是负面信息的源头媒体,一定要重点传播。 二、抢点制高点,建立话语的权威性 危机爆发时,企业需要第一时间争取得到权威媒体的支持,赢得公众信任感。危机公关中,媒体作为“把关人”角色,掌握的信息的输出,而公众的判断往往来自媒体,尤其是权威媒体。这些具有极高公信力的权威媒体,其输出的信息直接影响或者改变公众的观点,对大多数公众来说,这些媒体提供的“真相”就是事情本身的“真相”。另外,企业在进行媒体沟通之时,沟通对象需要全面化,既考虑到纯官方媒体,也要考虑到社会化的媒体,不同的媒体其在百姓中的公信力是中有不同的。 三、信息覆盖要全面化 在危机的信息沟通中,在正负面信息的攻心战中,你不在的地方就是别人的地方。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容纳信息的媒介上,单位内的信
中国商业电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