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猪肉糜罐头》(送审稿)编制说明国家标准《猪肉糜类罐头》(送审稿)编制说明(初稿)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2011年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达了《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计划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其中包括《猪肉糜类罐头标准研究》项目。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罐头工业协会、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蚌埠市宏业肉类联合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美宁食品有限公司、泸州市高金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二、修订的必要性以午餐肉罐头为代表的猪肉糜类罐头自研发推出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如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午餐肉等猪肉糜类罐头一直是受到消费者欢迎的肉类罐头的主要产品,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据业内专家估计,世界猪肉糜类罐头年产量为30—50万吨;我国猪肉糜类罐头产量为20万吨左右,其中出口量为3万多吨。我国猪肉糜类罐头企业有40家左右,分布在四川、重庆、河南、河北、福建、江苏、黑龙江、上海、安徽、山东、北京、天津、云南等13个省市。目前,猪肉糜类罐头主要存在问题是:1、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午餐肉罐头曾出现了硝基呋喃、瘦肉精等事件和所谓“钠含量超标”的风波,引发了社会关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声誉和企业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2、产品质量问题我国午餐肉罐头市场上有几十家企业的产品,产品总体较为传统,定位不够完善,多数产品档次不高。有些企业的产品不采用国家标准,而采用企业标准,实际上就是降低质量水平,进行低质量低价格竞争,损害了行业包括自身的利益。3、工艺创新问题对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很少,甚至有些已得到推广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部分企业也得不到采用,仍沿用落后的工艺。多数企业的生产流程仍全部是单机间隙式操作,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水平较低,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4、标准滞后问题虽然猪肉糜类罐头标准比其他部分罐头产品标准标龄较短,但仍不适应产业及市场发展的要求。猪肉糜类罐头生产企业较多,近年来部分企业开发了一些新品种,但因市场定位及经营理念等因素,产品品质差异很大,不仅影响新产品的生命力,而且影响到猪肉糜类罐头产品的整体形象。我国猪肉糜类罐头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根据食品安全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猪肉糜类罐头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猪肉糜罐头》标准进行修订,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引导、规范和促进作用。三、修订的过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我们于2011年5月19日在上海召开《猪肉糜类罐头标准研究》项目启动会,讨论制订了《<猪肉糜类罐头标准研究>项目实施方案》,按实施方案开展项目研究和标准修订工作。1、对国内猪肉糜类罐头生产、质量及现行标准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初步调研,了解主要生产企业生产、质量情况和对现行标准的修订建议。2、召开项目启动会,完善并通过了《<猪肉糜类罐头标准研究>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中国罐头工业协会、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蚌埠宏业肉类联合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美宁食品有限公司和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项目工作组。3、通过向业内及肉类加工行业的相关专家、专业咨询机构、部分企业咨询了解和网上查询,收集CAC及国外猪肉糜类罐头标准,了解主要生产国猪肉糜类罐头质量动态。4、对目前猪肉糜类罐头的主要产品——午餐肉罐头进行主要理化指标检测和感官质量品评。5、由上海梅林正
国家标准《猪肉糜罐头》(送审稿)编制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