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移动闭塞atc系统浅析.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前言移动闭塞是一种区间不分割,根据连续检测先行列车位置和速度,进行列车间隔控制,确保后续列车不会与先行列车发生冲突,能够安全停车的列车安全系统。移动闭塞的想法产生于60年代,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变成现实。到了80年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闭塞系统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各国相继投入力量研制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法国国铁的ASTREE,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的CARAT系统、欧洲铁道联盟研究所的ETCS系统和美国加拿大铁路协会的ATCS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共同点是列车和地面间有各种类型的双向通信手段,可以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列车运行间隔,提高线路通过能力。2、、移动闭塞原理移动闭塞是相对于固定闭塞而言的。固定闭塞是在区间设置固定的闭塞分区和相应的防护信号,而移动闭塞虽然也有防护列车运行安全的闭塞分区,但其闭塞区间是移动的,是随着后续列车和前方列车的实际行车速度、位置、载重量、制动能力、区间的坡度、弯道等列车参数和线路参数的变化而改变,随着列车运行而移动。根据是否考虑先行列车的速度,移动闭塞的构成分为两种:一是考虑先行列车速度的移动闭塞系统(MB-V方式);二是不考虑先行列车速度的移动闭塞系统(MB-V0方式)。、移动闭塞的系统结构移动闭塞系统的具体结构有多种,但从基本组成上来说,移动闭塞ATC系统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管理层、操作层和执行层,其典型结构如下图2所示。系统管理中心SMC位于管理层,其任务是统一指挥整个全段内列车运行。SMC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监督着整条线路的自动操作,实现ATS的功能及其它中央调度功能。位于操作层,它根据SMC的命令,按移动闭塞原理对列车运行间隔进行控制,并和车站联锁设备相联系,为列车进出站安排接发车进路。VCC和SMC之间通过现代通信传输系统(如SDH,OTN等)进行大数据量的双向传输。车载控制器VOBC位于执行层,之间不间断的通讯来实现ATP/ATO功能,控制列车安全高速运行。通讯方法可采用有线通信(如交叉感应电缆)或无线的方式(如扩频通信)限定的速度和距离之内,传回有关车辆位置、速度、运行方向以及子系统情况。每列车都配置了冗余的车载控制系统,一旦某一个出了问题,另一个会自动启动。图2移动闭塞系统的三层结构3、移动闭塞的实现方式按照列车定位和信息传输方式的不同,实现移动闭塞的CBTC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交叉感应电缆的实现方式; (2)基于泄漏同轴电缆的实现方式; (3)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4)惯性定位系统(IPS); (5)车载多普勒雷达定位系统; (6)无线扩频通信定位。4、、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简介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机理是固定在车辆转向架上的初级线圈(定子)通过交流电流,产生移动磁场(行波磁场),通过相互作用,使固定在整体道床上的次级感应板(展开的转子)产生磁场,通过磁力,实现车辆的运行和控制。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开始研究直线电机驱动的运载系统,但一直处于可行性研究和系统选择阶段,直至上世纪90年代,随着磁悬浮铁路系统试验线及试验车的研制,直线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设备的研制才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城市轨道交通移动闭塞atc系统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1-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