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王林口中学任教老师——刘宝霞【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2、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匠心的布局,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背诵、默写全文。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会文章的意境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设想通过学生再次想象来突破。【教学难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设想通过读、说来落实。【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图片导入:出示一组山水图画,让学生观察并描绘其中的美,导入今天课题,即陶弘景的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板书题目)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我在此联系课文内容,用一组山水图画导入,激发其学习兴趣。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理解、背诵短文。目标的出示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赏析景物描写,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感知作者情感。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生活,感知山川之美。三、课题、作者、背景简介。 1、解题:本文虽短,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注意断句。明确两个“书”的含义。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3、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适当的背景介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介绍背景时,问题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四、指导朗读,感知课文。1、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2)老师范读,纠正字音,注意节奏。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找出朗读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朗读,也是理解文意、品味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不仅能掌握文章的字词及停顿,同时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í),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3)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4)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5)男女生交替读,声音要洪亮。(6)学生齐读课文。2、释译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划出疑难词句,全班解决。3、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