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简报(2006年6月15日)第3期“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管理办公室主办目录【动态新闻】 1Ø 课题1“中国认证认可发展战略研究”开展调研前期走访 1Ø 课题2、3成员参加“美国世界质量与改进大会” 1Ø 课题4“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评价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武汉召开研讨会 3【项目进展】 4Ø 二〇〇六年第一季度各课题完成情况 4Ø 二〇〇六年第二季度各课题工作安排 8【专题报道】 12Ø “中国认证认可发展战略”课题专家会议特别报道 12Ø 课题6“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认证评价技术研究及示范”简介 20【动态新闻】课题1“中国认证认可发展战略研究”开展调研前期走访2006年3月25日-5月8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就“中国认证认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分别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综合处、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司法部、公安部质量技术监督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等部门。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向相关部门详细介绍了认证认可发展战略研究的目的、意义,强调了开展课题研究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各走访部门普遍认为:认证认可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辅助形式,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但目前没有系统的理论加以指导,“中国认证认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与缺陷,其研究意义重大。各部门均表示将积极支持认证认可战略研究的调研工作。课题2、3成员参加“美国世界质量与改进大会”2006年世界质量与改进大会暨美国质量学会(ASQ)成立60周年大会,于2006年5月1日至3日在ASQ总部所在地密尔沃基(Milwaukee)举行,与会代表除了美国以外,还有来自中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课题2、3课题组成员唐晓芬、孙纯一、王金德、田志友参加了第六十届世界质量与改进大会,并在此次大会期间,就认证贡献及类型与模式决策两项课题,向与会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进行了小规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参会专家,包括认证机构人员、质量管理专家、学者等,样本量共计20人,有效回收问卷9份。通过对深度访谈的归纳总结以及对问卷的分析来看,专家们普遍认为,认证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企业收益、产品质量的影响,其次是产品使用安全、环境改善等因素。认证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影响的手段主要是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其次是必要的政府干预。认证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对减少产品的安全事故作用等两个方面。为使“认证类型与认证模式决策”课题的研究在研究意义与研究成果上与国际接轨,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了解到美国目前实施的主要的认证类型还是第三方认证,其强制性认证主要分为政府强制和市场强制两大类;“自我申明”的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在判断具体产品适用的认证类型时,应该考虑顾客投诉率,其次是产品风险水平,再次是企业诚信度和市场不合格品率抽查报告。在产品风险表现形式方面,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产品常见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质量方面,其次是环保和安全。在产品风险潜在影响对象方面,主要是使用者,其次是政府和生态。通过参加本次会议,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到认证认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受到国际认证领域的日益关注,这为课题本身的研究意义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以及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使课题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确定以及政策建议的提出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课题4“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评价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武汉召开研讨会2006年4月20-21日,课题4“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关键技术及示范”在武汉召开研讨会。AL研发处何兆伟处长主持会议。来自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武汉大学ABSL-Ⅲ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子课题承担单位的主要研究人员与该课题承担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了研讨。会上各子课题代表汇报了子课题进展,在互相质疑与启发中解决了一些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了各子课题的研究方向,统一了各研究人员对课题的认识,对保持整个课题研究的整体性、一致性有很大帮助。会议讨论并确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化管理指南、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的框架、主要内容和格式。最后,根据研究需要,课题组建立了公共资料库,方便各子课题之间的信息共享,该公共资料库已于2006年5月1日启用。【项目进展】二〇〇六年第一季度各课题完成情况2006年第一季度各课题基本按照课题任务书上的进度目标
【动态新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