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移动通信论文--移动通信抗干扰技术.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种移动通信抗干扰技术——跳频通信我今年报考研究生专业方向是无线抗干扰,因此我对移动通信的这方面内容进行了查阅。当前通信抗干扰的主要分类及技术:频率域:采用频率域处理,如;直扩、跳频、跳扩。时间域:采用时间域处理,如:瞬时、跳时等。空间域:采用空间域处理,如:自适应天线等。其它数字处理如:干扰抵销、纠错编码等其中跳频技术是一种较为优秀的技术。本文将主要对我了解的一些跳频技术进行论述。一、跳频技术:无线电通信是战时通信的必备手段,但是,传统的无线电通信都是在某一固定频率下工作,很容易被敌方截获或施加电子干扰,从而使通信失灵。跳频通信就是针对传统无线电通信的弊端,使原先固定不变的无线电发信频率按一定的规律和速度来回跳变。从抗干扰通信角度来看,跳频通信是靠载频的随机跳变来躲避干扰,将干扰排斥在接收信道以外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避免敌方电台的测向和干扰。跳频通信技术在抗干扰通信方面的突出优势,使其在通信装备中得以广泛应用,并且成为超短波通信装备的主要抗干扰技术。跳频技术不仅是抵御外来干扰的能手,而且对于抑制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本身所造成的多径干扰也十分有效。因为采用跳频技术后,由于在主波波束己被接收,而其他径向波束尚未到达接收机时,发送和接收载频早已跳到别的频点上,因而避免了多径效应对通信质量的影响。二、跳频通信的关键技术1跳频图案用来控制载波频率跳变的地址码序列通常称为跳频序列。在跳频序列控制下,载波频率跳变的规律称为跳频图案。2频率合成嚣跳频通信系统的可变频率合成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跳变频率的总和与跳频速率决定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从原理上说,跳频通信系统的可变频率合成器与普通的频率合成器没什么不同,但有两个特点。一是受跳频序列控制,跳频数增加则扩展的频率越宽,系统的处理增益就越大;二是能足够快的跳变频率,使系统能够很快的从一个频率跳到另一个频率,躲避来自外部的转发性干扰。3同步技术对跳频系统来说,同步就是收、发两端的频率必须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每次跳变频率上有确切严格的对应关系。具体而言,要求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使表示接收机的跳频图案与发射机跳频图案相一致,这样才能通过混频器(相乘)来完成解跳。二是提取接收信号的载波频率,用它对接收信号作相关检测,解调信息三、对跳频通信的干扰跳频通信干扰的四个必要条件时域条件:由于频率跟踪瞄准式干扰是实时测量出跳变的频率,并在该频率上发射干扰信号,因为干扰设备反应时间和电波传播时间的影响,干扰信号的发射时间总是滞后于通信信号。在信号频率的驻留时间内,只要有50%的时间被干扰,就可以达到有效干扰。这就要求从干扰设备的引导接收机截获到信号,到干扰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总延迟时间,必须不小于信号驻留时间的5O%。(2)空域条件:是指跳频通信发信机、接收机以及干扰机所处的地理位置应该满足的数学关系。为了有效地干扰跳频系统,在通信频率跳到新的频率之前,干扰机必须完成从侦听到施放干扰的全过程。(3)频域条件:干扰频谱与跳频通信信号中携带信息的频谱相重合,这样,在频域就难以将二者分开干扰机采用线性宽频带实时测出跳变频率,在进行处理前进行验证比对,看是否满足相等条件,满足则实施干扰信号发射,不满足则继续搜频。被干扰的佶道数占跳频总信道数的比例与跳速和信号形式有关,但是,无论哪种跳速和信号形式,只要干扰了5O%以上的信道,都可以达到有效干扰的目的。(

移动通信论文--移动通信抗干扰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