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框上神经疼.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眶上神经痛如果疼痛时间不长,可以先口服卡马西平。也可以到正规医院疼痛门诊做神经阻滞治疗,必要时做框上神经损毁。病因病理病机是指眶上神经分布范围内(前额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病因与吹风受凉、感冒、外伤等因素有关。因眶上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的末梢支,较表浅,故易受累。起病多急性。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前额部阵发性或持续性针刺样痛或烧灼感,也可在持续痛时伴阵发性加剧。查体可见眶上神经出口处眶上切迹有压痛、眶上神经分布区(前额部)呈片状痛觉过敏或减退。诊断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需注意与鼻窦炎及三叉神经痛鉴别。治疗药物治疗性治疗三叉神经痛相同,如用维生素B族药物,疼痛时显者可用大仑丁或卡马西平。同时可用封闭治疗,如1-2%奴佛卡因2ml加维生素B12100μg眶上切迹处封闭,隔日一次,3~5次症状可缓解。另外,也可配合理疗如间动电(疏密波)疗法或旋磁疗法。眶上神经痛起病多急性,所以检查很重要。在临床方面主要的检查手段有: 1、实验室检查对临床诊断有辅助意义。 2、诱发电位。3、头颅CT及核磁共振。1、药物治疗性治疗三叉神经痛相同,如用维生素B族药物,疼痛时显者可用大仑丁或卡马西平。 2、同时可用封闭治疗,如1-2%奴佛卡因2ml加维生素B12100μg眶上切迹处封闭,隔日一次,3~5次症状可缓解。 3、配合理疗如间动电(疏密波)疗法或旋磁疗法。(一)急性发作的治疗应在安静避光的室内休息。轻者可服用一般的镇痛剂和安定剂(如阿斯匹林、布洛芬等),多数可获得缓减。头痛伴恶心、呕吐者可应用灭吐灵。麦角胺制对部分病人有效。它是5-HT受体的促动剂,也有直接收缩血管作用。主要激动5-HT1A受体,但对多巴胺,肾上腺素受体也有作用,因此副作用较大。常用麦角胺咖啡因片(每片含咖啡因100mg和麦角胺1mg),在出现先兆或开始隐痛时立即服用1~2片。为避免麦角中毒,单次发作用量不要超过4片,每周总量不得超过8片。~,作皮下或肌肉注射。麦角过量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肌痛及周围血管痉挛、缺血等副作用。有严重心血管、肝、肾疾病者及孕妇禁用。对偏瘫型、眼肌麻痹型和基底型偏头痛也不适用。诊断依据患者具有眼眶痛、眼痛、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症状,检查眶上切迹有明显压痛,局部无红肿,排除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球后视神经炎、眼外伤、眼眶肿瘤及颅占位病变。 2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散偏汤:川芎30g,白芷10g,白芍10g,白芥子6g,郁李仁10g,香附6g,柴胡6g,甘草6g。加减:风热上扰加薄荷、蔓荆子;风痰上犯加半夏、天南星、僵蚕;肝血不足去白芥子、郁李仁,加熟地黄、当归、黄芪;肝火上炎加夏枯草、郁金、蔓荆子。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d为1个疗程。中成药可用川芎茶调丸,或正天丸,每天3次,每次6克。外用药疗法可用食盐250克加艾叶、生姜适量,炒热,布包熨痛处,每天2次。也可自行按摩,用大拇指面按揉攒竹穴,先轻后重,每天1次—2次,每次300圈,或用小型自动按摩器按摩攒竹穴,伴偏头痛者加太阳穴,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平素应避免头面受寒冷刺激,冷库工作人员应注意眉骨及头面保温,一般可用干毛巾包扎眉部和头颈。容易漏诊的眶上神经痛眶上神经痛是眼科的常见病,主要症状为眉头攒竹部位疼痛。由于许多有影响的西医眼科书,如《眼科全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眼科

框上神经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yst8776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