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传统美德,共建和谐校园》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五千年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包含着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浓厚的民族情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回溯历史长河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程门立雪的杨时,负荆请罪的廉颇,七岁让梨的孔融,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什么是尊师,什么是容忍,什么是谦让,他们在用自己的行为,阐述着传统美德的魅力。在困难来临时,传统美德则显得尤为耀眼。大家是否还记得SARS泛滥时的日日夜夜,当全国上下人心惶惶的时候,我们的白衣天使却冲到了抗击非典第一线。原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的李晓红医生,主动请战,连续奋战6个昼夜。当发现自己被病毒感染后,她仍表示:如有新的治疗方法,她愿第一个尝试。一枚鲜艳的花朵在那个特别的春天里凋谢,但她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存人间。她以自己年轻的生命抗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作为当代大学生,继承并弘扬传统美德,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在我们河北医大,同学们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充盈着传统美德的身影。生病时舍友递上的一杯热水,一句问候,传递着的是友爱与互助;食堂中整齐的队列,安静的就餐环境,体现的是尊重与谦让;校园中一封封感谢信,一句句朴实的诺言,显示的是诚信与感恩。友爱与互助,尊重与谦让,诚信与感恩,这些不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么?如果我们在校园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无不是俯拾不完的美丽,清新的空气中荡漾的无不是温馨的气息,那么心情就像阳光般灿烂,思绪便像雄鹰般翱翔,同时,迸发出青春激昂的火花。现在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今天你吃饭了吗?今天你说话了吗?也许大家会因为问题的荒诞不稽而诧异:这与话题有关吗?当然有关系,一位著名的作家用拆字法对“和谐”二字作了独特的解释。“和”字左为“禾”右为“口”,即人人都有口饭吃,“谐”字左为“言”,右为“皆”,即人人都有发言权。一个是物质的充足,一个是精神的自由,所以,社会的和谐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而大学就是半个社会,如果把和谐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和谐的校园环境就是这棵树的根本,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丰腴多彩
各位评委,同学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