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师范学院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书项目类别人文社科类项目或课题名称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项目编号学科门类教育学项目负责人程国菊所在系别(盖章)教育系指导教师郭芳起止年限2007年9月—2008年9月结项日期2008年9月30日申报日期2007年8月30日资助金额叁佰元整核准日期2007年9月唐山师范学院学工部制二00七年八月申请者姓名程国菊性别出生年月19850122学号050100541001系别教育系专业小学教育联系方式**********研究课题名称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类别社会科学类起止时间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成果形式论文申请经费总额300元一、课题的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当前基础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针对此次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取向问题主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方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把社会发展变革的理论融入课程改革,从而强化对基础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认识,对促进基础课程改革的进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适逢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教科书也在课程的改革中不断发生变化,力图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学者已经做过很多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吴永军对中国大陆香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进行比较研究,从道德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两个维度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程治国、闫艳以中国大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和新加坡EPB版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从两套教科书中的主题分析入手,分析了隐藏在文章中的价值取向,对我国的教材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垚从课程社会学的视角对新课改前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发现新版语文教科书在价值取向方面,既保持传统,也有所变革;既有所突破,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因此,如何能让语文教科书在改革中,总结成败得失,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还需要课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二、研究本课题的目的与实际意义一位教师执教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一课,引发了一场课堂辩论。老师说:在大家明白了文中的父亲要“我”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之后,请你们再思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按现在的社会要求,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于是学生分成“正方”、“反方”,各抒己见。结果,不少同学喜欢做既对人民有用、外表又好看的“苹果、石榴”。这与所谓课文的价值取向“对人民有用不求外表好看”的意思相左。于是,学生的自由感悟与课文的价值取向似乎成了难以处置的矛盾。这也正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进入新课程,在语文教学更多地从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基点着眼,而提倡个性化阅读、启发自由感悟和注重生命体验的情况下,更加显现了一个根本问题:即应当怎样正确理解课文的价值取向。人们对以往的课程理念体系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印记,因此不免会对新课程产生各种困惑,尤其是对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价值观问题知之茫然,而价值取向是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性体现与应用性的基础。本研究将以以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力求从社会学视角阐释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从而对教师科学理解教材、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具有指导意义。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依据、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预计突破哪些难点语文教科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反映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更是社会进步发展、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进步的缩影。适逢中国基础
唐山师范学院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