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海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唐建伟金晓翔陈洁公民素质已经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文化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增强全民族的持续创新能力,才能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自我发展和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把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列为我国民族素质的组成部分。2006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中长期规划,加快了科学素质建设的步伐。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养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就我们海宁而言,实现“二个率先”,加快“三市”建设,实现海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素质的支撑。一、海宁市公众科学素养基本状况为推进《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和推出各项科学素质行动,我们对全市公众(18-69周岁)科学素质素养状况进行调查,获得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公众科学素养提高,促进科学素质建设决策奠定了基础。(一)对相关调查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从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理解来看,%,%,%,%,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理解是制约我市公众科学素养的瓶颈。从不同身份公众科学素养的达标率来看,%,%,%,%,%,%,%,%,学校教育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最主要途径。从不同年龄公众科学素养情况看,公众的科学素养有很大的差异。18-30岁年龄段公众的文化程度和科学素养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海宁市公众科学素养呈大幅下降的趋势,海宁离终身学习型社会、知识型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从获取知识途径来看,除正规教育外,海宁市公众获得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或信息的前三位渠道分别是:电视、电影(%)、报纸、杂志、图书(%)、广播(%),大众传播媒体是海宁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二)提高我市公众科学素养路径分析根据海宁现状,提高海宁公众科学素养有两种思路:一是惠及全民、全面提高。这种思路将全体公众都纳入科学素养提高的范围,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采取的策略和做法。从国家战略高度和长远发展来看,科学素养的提高应该惠及全民。二是重点突出、整体推进。把有限的经费和精力花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行政管理和青少年这些人身上,因为,这些群体基础较好,进一步提高科学素质是容易的,社会很容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另一方面,这些群体科学素养的提高,还可以影响和促进其他群体公众素养的提高,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因此,根据海宁市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我们应选择第二种发展思路。二、实施《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科学素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加强对《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领导,市委、市府成立了由24个部门组成的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工作
推进海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工作的实践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