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节 付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九点领导力之五:付出不少人将付出当成了索取的条件。两个人恋爱,一个人很抱怨地说:“我对你已经很付出了,你为什么还是那么对我?”意思是我付出了大量的爱,你却如此吝啬你的爱;公司老板用心良苦地培训员工,员工翅膀硬了就想飞出去,老板几乎是痛心疾首:“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这样对我?!”类似上面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鲜见,人们“做什么”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对方相应的“做什么”来回报。当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期望来回报,就产生失望和抱怨,认为自己的付出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白费了心机、精力和金钱。教练认为出现这些状况,是人们对付出的意义并不真正了解。第一,付出和索取这对反义词,是关于心态的,并不是指人们做了些什么;第二,人们争执的时候,忽略了付出与索取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投资。一个人倾其口袋帮助别人,有可能是付出,也有可能是索取。其中的分别不是他拿东西资助别人这个动作,而是他站在什么角度去做这件事情,他的焦点在哪里?如果他这样做的出发点完全是考虑对方,那他就是在付出,如果他的焦点是想通过帮助对方得到某种好处,那他就是在索取。付出是一种为对方考虑的真心,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公司有职员另谋高就,老板很真诚地说:“我尊重你的选择,支持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你想回来,随时欢迎。”有些老板不仅将渴望创业的职员扶上马,还帮助他快马扬鞭,送上一程。老板的心中,考虑的不是我能得到什么好处,是对方的发展和前景。索取是一种事事为我的封闭心态。有些老板听到职员想离去的消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损失,于是怒火中烧,甚至对职员产生怨恨,索取之心暴露无遗。员工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考虑公司的利益,而只考虑个人的好处,这便是索取;老板在用员工的时候,不是考虑他的成就和进步,只想到用对方来为自己做事,这也是索取。索取心态的封闭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是满足“我”的需要,对方提供的满足稍有欠缺,就开始指责和埋怨;二、“我”的需要求无止境,哪怕得到了很多,依然是不够的;三、“我”有能量,但是不愿意拿出来,即使拿出来,也必须先清楚“我将得到什么”。人们容易在做了什么事情,做多做少上争论不休,抱怨付出和得到的不成比例,抱怨对方索取的太多。实际上,人们争论的已经不是心态,而是衡量投资回报的实际标准。交易是人类进步的一种社会形式,是资源流通的重要渠道。企业雇佣员工,企业投资了资金和资源,员工投资了智慧和时间,双方在做一笔交易,投资讲究回报,交易有交易的原则,双方按照预定的投资回报率和规则探讨协商。交易不是付出和索取,量化的东西更不能代表付出和索取,它们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心态之中。索取的焦点是自己,是“你能给我做什么”的思考范式,对方所有的努力应该都是为了自己。付出的思考起点是“他人”,凡事为别人考虑,善于成就他人,付出不一定是要拿出什么物质上的东西。索取是把“我”放在中心,付出是把“你”放在中心。无论人们是否在做事情,无论人们在做什么事情,心态在“你”,就是付出,心态在“我”,就是索取。《老子》有两句话点出了付出的精髓,其中一句是:“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久,乃是因为它们的一切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人的生命不能天长地久,但是人的精神和思想可以千古流传。将付出当作为人之道,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优秀的领导者甘愿付出,因而追随者众。有人把“付出”时常挂

第五节 付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0-01-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