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导游词》沈阳故宫导游词(1): 大家好!我是小吴,这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清世祖福临也曾在那里继位,改元顺治、并于当年入关,统治全中方米,全部建筑计300多间,共组成20多个院落。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我们计划游用三个小时的时光去游览,此刻我们已将到了,大家下车,先听我说几句。首先,我告诉大家,注意的事项。第一,大家要紧跟我身后,不要走丢了。第二,要在规定的时光内集合,如果找不到了,请拨打我的手机。第三,不要乱扔东西,讲卫生。第四,持续安静,不要大喊大叫。好了,出发了。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大家看,这座占地六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625年,建成于1636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清朝进关后对盛京皇宫又进行了保护和扩建,到乾隆时基本构成今日规模。大家看,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太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宇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那机富满族情调的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号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文溯阁等。大政殿是用来举行诸如颁布诏书、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大典的地方。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办事于宫廷的现象,体现了创业初期君臣平等的历史,也是从打天下到坐天下的君臣平等的延续。到了入关后,从北京故宫开始,这种平等被逐渐打破,最终构成了高高在上的君王。中间高耸的建筑是沈阳故宫里唯一的烟囱。故宫里每一个房间的炕火都从地下的通道汇聚到这个烟囱里,这是他们一统天下的思想的象征。这个烟囱共有11级,最上方一级只有三块砖构成。导游说,这个一统天下的烟囱反而成了清朝的谶语:清朝共有11位皇帝,最后的宣统帝只做了三年江山,就是那三块砖的预示。想当年努尔哈赤在修建这个一统天下烟囱的时候,如果早知如此,肯定会加多几层吧?! 下方,请大家自由参观。三个小时后在那里准时集合。沈阳故宫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首先呢,我们一齐来看一下沈阳故宫的平面图。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构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东路建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主要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庭;中路建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主要的建筑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西路呢,建于清乾隆年间,主要建筑是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它因存放《四库全书》而闻名。那么作为我国现存最完好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呢,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截然不一样的建筑风格。此刻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中路建筑的大清门,它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理解群臣谢恩之处。那么这座门为什么叫做大清门呢?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皇宫的正门就是国门,所以称为大清门。还有一个传说,这座木门呢在建成之后呢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之后,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听说北京明朝皇宫的宫门叫大明门,于是为了体现针锋相对,就将此门命名为大清门。我们穿过大清门,此刻正面的建筑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它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我们能够看到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那么请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顶的琉璃瓦,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必须会清楚地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那么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我们走上月台。那么在月台两侧分别有用于计时的日晷,和用于存放标准计量单位的嘉量亭。我们看到在月台上呢还设有四口大缸,那么大家明白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吗?那我告诉大家吧,他叫做吉祥缸古代称它是门海,是皇宫中重要的防火设施,象征缸中水多似海,能够镇火灾。我们走上须弥座。抬头看上方的牌匾是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崇政殿。请游客看左边的满文,我们有个形象的比喻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文字儿。那么沈阳故宫的牌匾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而北京故宫的牌匾都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那么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二。我们抬头看崇政殿内上方悬挂的正大光明匾额,是由顺治皇帝手谕的。下方呢是皇
沈阳故宫导游词(10篇) 导游词全面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