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2010年12月19日15:30:20FacialExpressionandEmotion面部表情和情绪(1992获奖致辞)[美]-:Whatinformationdoesanexpressiontypicallyconvey?Cantherebeemotionwithoutfacialexpression?Cantherebeafacialexpressionofemotionwithoutemotion?Howdoindividualsdifferintheirfacialexpressionsofemotion?该文简述了面部表情的跨文化研究和测量面部表情方法的发展;阐述了通过研究面部表情而了解到有关情绪的知识;讨论了有关面部表情的四个问题:面部表情一般能传递何种信息?存不存在没有面部表情的情绪?没有情绪会不会产生面部表情?情绪面部表情的个体差异?1965年,我开始研究面部表情时,并不觉得这一课题有很多可研究之处。戈尔茨坦指出众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如F·奥尔波特、G·奥尔波特、布伦斯维克、赫尔、林哲、马斯洛、奥斯古德、铁钦纳等,他们都只做了一项关于面部表情的研究,而该研究并没有为他们赢得声誉。而哈洛德·施洛斯贝格却例外,但他更关心的是如何描述来自于观察面部表情的所得的信息而不是面部表情本身。面部表情成为解读绝大多数不精确的、民族特性的典型信息的仅有来源(Bruner&Tagiuri,1954)。该文章反驳了任何一个门外汉都可以解读面部表情这一观点,并让这个研究领域活跃起来。心理学已经证明了民间信仰和反直觉发现是错误的。汤姆金斯(1963)几乎是唯一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心理学家。他使我扩大对从肢体语言到面部表情的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帮助我设计了我的首个跨文化研究课题。同时,汤姆金斯同样也建议卡罗尔·依扎德设计相似的研究。但他并没有告诉我和依扎德,我们在做同一研究。这一做法有助于科学发展,因为这样就提供了相互独立的两个研究证据。但当我们得知我们并不是这一科学发现的唯一一人时,有点意外也有点让人难以接受。我和伊扎德在东西文化选择适合面部表情的情绪术语的差异性上高度一致。当允许被试选择其本国语言来描述情感,大部分情绪都表现出了跨文化一致性,伊扎德(1971)提供了这一研究的证据。我们(Ekman&Friesen,1971)扩大了新几内亚前文字时期的文化研究,在这个时期,社会成员不能通过媒体来学习情绪描述的意义。表情与不同的社会情景相适应,比如小孩的死亡、打架、和看望朋友。在这一观点上,我和伊扎德也一致。弗里森和我(Ekman&Friesen,1971)也扩大了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表情和人们何时以及如何展现表情的研究。我们找到了真
面部表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