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培养音乐的耳朵.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课时)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或记忆)《山林的呼唤》或《1812序曲》的音乐主题、典型节奏以及乐曲结构。逐步领悟“培养音乐的耳朵”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聆听交响音乐的兴趣。2、通过聆听、比较、探究等参与方式,了解音乐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进而能让学生自己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简单的分析音乐的能力,欣赏更多曲目。3、通过对比使学生能自主了解到音乐的速度,音色,强弱等性质及表现形式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4、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情感。5、了解标题音乐。6、认识并辨别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英国管。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的描绘性作用。三、教学难点:初步欣赏了解音乐中三种不同的假设阶段即:“美感阶段”、“表达阶段”、“纯音乐阶段”的内涵,即学生自主理解音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繁体字“聽”。引导学生“听”是用耳朵与“心”来完成的。在欣赏音乐时要认真仔细地聆听。师:大家还知道1812年法国与俄罗斯之间的那场举世闻名的战争吗?(多媒体展示)法俄之战:公元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调集六十万大军入侵俄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逼莫斯科。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实行坚壁清野的战略,主动放弃并烧毁了莫斯科城。法军在严寒中得不到任何衣物和食品,不少法军冻饿而死,士气低落,拿破仑被迫弃城西撤。俄军乘势反攻。在俄罗斯军民旋风般的强大攻势面前,法军彻底溃败。六十万大军最后逃回本国的只剩下不到两万人,就连拿破仑本人也是仅带了贴身护卫绕道德国才得以转回法国。从此,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元气大伤。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段用音乐讲述的这个战争故事吧。(感知音乐阶段)美感阶段:指无意识地沉浸在音响之中,任随音乐的感染力,把人带到一个舒适而愉悦的心情之中。(多媒体播放音乐同时展示作品结构)欣赏作品:分析作品:序奏——众赞歌(祈祷)——俄国骑兵呈示部——战斗主题——法军主题(马赛曲调)——俄罗斯民谣1(小提琴、中提琴)——俄罗斯民谣2展开部——俄法军队的战斗再现部——呈示部的内容尾声——众赞歌(赞颂)——俄国骑兵(辉煌的凯旋号角)试唱音乐主题:表达阶段:指在不同的时刻,能体验音乐的细微差别和变化,对其中一种情绪或许多情绪产生反应。如对安详或激动的情感,懊悔与胜利、愤怒或喜悦的情绪产生反应。(1)众赞歌———这是俄罗斯人民在的向往。(2)俄国骑兵———英姿勃勃、冲破不祥的气氛,带来了希望,象征着响应号召的战士踏上征途。(3)战斗主题———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4)马赛曲音调———象征着法国侵略军步步逼近,敌军拥有完全的优势,俄军艰苦鏖(AO)战。(5)俄罗斯民谣1———战斗的间隙中俄罗斯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6)俄罗斯民谣2———俄罗斯军民乐观、幽默的性格的写照,对俄罗斯战士们在战斗的间隙中欢快的跳舞、休息的场景描绘。4、复听作品:纯音乐阶段:指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一方面品评音乐,一方面欣赏音乐。可时而为它所陶醉,时而又能对它进行冷静的批评。(1)多媒体播放音乐。(2)教师插话(3)引导学生从音乐语言的表述上谈自己的感受。(4)引导学生循着历史事件的线索展开联想。(多媒体展示创作背景)1880年10月,俄国钢琴家、作曲家、莫斯科

培养音乐的耳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7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