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途径.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确保占补平衡的现实需要。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实行“占一补一”。泗洪县作为农业大县,%,但随着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苏北加大工业突破力度的号召,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大,可供复垦的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导致实现占补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当地实现占补平衡的主要途经为:一是开发增量,直接造地改田,增加耕地面积。但从县域实际看,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已接近临界线。二是土地整理。通过对土地的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三是盘活存量。对分散、闲置、未充分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通过规划和市场重新配置,这方面的潜力还较大。据对泗洪用地情况调查显示:,%,。该县太平镇200个自然村,到2001年底止,已迁出448户1784人,在近年内有迁移意向的290户954人,两项合计738户,按户均180平方米计算就达200亩。对全县253个行政村的初步调查分析,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就能盘活存量土地10000亩左右。其中:%;%;%;%。盘活这部分存量土地,对于缓解全县耕地“占补平衡”的矛盾,作用非同小可。,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的联动作用。。农村康居示范村建设和农村居民点整理有一个共同要求,即要有一个适合各村实际,符合法定程序,具有可操作性的村建规划。泗洪县的中心村规划早在几年前就提出来,但由于规划脱离实际,缺少可操作性,一直无法实施,直到今年提出的康居示范村建设,才把完善村建规划提到同步到位的高度,无论从时间的紧迫性和规划的适用性,还是从操作的可行性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筹措启动资金。农村宅基地整治需要大量资金,可由县政府提供启动资金,对整理出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市建设并依法公开出让,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宅基地整治,循环使用,确保宅基地整治工作顺利开展。。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村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或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以及对农村宅基地审批不严格等原因总体上来说比较粗放。一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偏大,人均占地超标。二是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多,土地利用率低,土地浪费严重。三是村庄用地规模偏小,居民点数量多,布局分散、集约化程度低,内部用地结构不合理。四是缺少科学的总体规划。农村建房没有统一的规划,乱搭乱建引起的宅基地纠纷在农村也是十分常见。五是环境状况、生活条件差。村内住宅布局散乱,基础设施不配套,整体环境不协调。。一是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较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宅基地用地增长很快,占用耕地的比例居高不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地掀起了建房热,相互攀比占好地,建新房,且选址多围绕村庄周边及道路扩展,导致大量良田被占。二是居民点建设处于自发状态,“空心村”现象普遍。现阶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镇规划通常只考虑城镇集中区范围内的用地,而对村镇规划很少提及甚至不提,即使已经编制了村镇规划的村庄,其落实规划的措施力度也不够,致使村庄、民房选址随意性大,且大都在村外沿道路而建,导致“空心村”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用地比例少,服务功能低。大多数村庄路况差;供水设施极其简陋,电力设施也相当落后;各种通讯设备及有线电视网难以普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不完善。四是居民点建设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对宅基地审批程序不严,未批先建、乱圈乱占现象普遍。。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及土地产权调整,通过村庄改造、归并和再利用,使农村建设逐步集中、集约,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乡村社区的必然选择。农村居民点整理还是实现控制农村宅基地建设占用耕地,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出路之一。我国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村容村貌差、布局零散、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农村中小企业布局分散的现象,对农村零散的自然村进行撤并,合理确定中心村,交通不便的村庄向交通方便的村庄集中,小村向大村集中,以及对村庄住宅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完善生活基础设施配置,有利于改变农村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通过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途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13
最近更新